[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6851.9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军;马涛;明辉;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37/04 | 分类号: | C22C37/04;C22C37/10;C22C33/04;C22C33/08;C21D5/00;C21D1/84;C21D9/00;C21D1/78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孙诗雨 |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冷却 贝氏体 球墨铸铁 气缸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气缸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碳3.5‑3.9;硫≤0.015;硅2.7‑3.0;磷≤0.06;锰≤0.25;钼0.8‑1.0;钨0.1‑0.3;铜0.8‑1.0;锑0.01‑0.015;铌0.1‑0.2;镁0.03‑0.06;稀土0.02‑0.04;余量为铁。本发明气缸套性能如下:硬度300‑350HB,抗拉强度Rm>850Mpa,弹性模量E>170GPa,将其应用于内燃机缸套上,使用效果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内燃机的关键零件之一,目前其材质多为合金灰铸铁和中碳钢制造。将要出台的国六标准要求的排放物只是国五标准的50%左右,对气缸套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贝氏体球铁可满足高强度的要求,但利用等温淬火方式获得贝氏体球铁,一方面污染环境,一方面使劳动条件变差,另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再有,目前的贝氏体球铁切削性能较差。因此开发成本较低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易切削气缸套材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解决开发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易切削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所述球墨铸铁气缸中各成份的含量以百分数计为:碳3.5-3.9、硫≤0.015、硅2.7-3.0、磷≤0.06、锰≤0.25、钼0.8-1.0、钨0.1-0.3、铜0.8-1.0、锑0.01-0.015、铌0.1-0.2、镁0.03-0.06、稀土0.02-0.04,余量为铁。
所述的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1)采用无芯中频感应电炉,炼制成含有合适成份的铁液;
(2)铁液出火后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分别进行球化和孕育,得待铸液;
(3)将待铸液通过离心铸造工艺制备毛坯气缸套;
(4)将毛坯气缸套置于压缩空气内,匀速降温至430℃,保温2小时出箱;
(5)将经步骤(4)处理过的毛坯气缸套,依次进行保温550℃两小时、500℃一小时处理,即得贝氏体球墨铸铁气缸套。
所述铁液的成份以百分数计为:碳3.5-3.9、硫≤0.015、硅2.7-3.0、磷≤0.06、锰≤0.25、钼0.8-1.0、钨0.1-0.3、铜0.8-1.0、锑0.01-0.015、铌0.1-0.2、镁0.03-0.06、稀土0.02-0.04,余量为铁。
所述步骤(2)中,球化剂为宁夏铸峰ZFCR-4.5球化剂,球化剂占铁液质量的1.4%。
所述步骤(2)中,孕育剂为硅钡孕育剂,孕育剂占铁液质量的1.2%。
所述步骤(4)中,匀速降温的速度为每秒下降2-2.5℃;保温两小时指于400℃和350℃每段保温1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对球墨铸铁的成分进行了调整:Sb的加入是为了保证凝固时球状石墨的圆整度;降低Mn是为了降低奥氏体稳定性;Mo、W、Cu、Nb可使珠光体和贝氏体的C曲线分离,同时使珠光体的C曲线偏离Y轴;Si提高是为了扩大生成贝氏体转变范围;以上元素的合理组合使控制冷却贝氏体转变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6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铸铁轧辊芯部灰斑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不同热性能增加熔炉运行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