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白芨的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6765.8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伦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县金绿源特色中药材种植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A01G24/10;A01G24/23;A01G24/25;A01G24/27;A01G24/22;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芨 果荚 炼苗 育苗 生根苗 继代增殖培养基 阴凉 规模化生产 自来水冲洗 灭菌处理 种子培养 种子消毒 培养基 成苗率 器皿 选种 基质 胚龄 无菌 小芽 自封 切开 移栽 接种 通风 繁殖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白芨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择4‑6个月胚龄未开裂的果荚中的种子,放在通风阴凉有阳光处存放,放干后用自封袋装好;(2)种子消毒:取步骤(1)白芨果荚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3)种子培养:将果荚切开,将种子抖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二次培养:将步骤(3)培养出的小芽接种到诱苗培养基中培养20‑25d,获得生根苗;(5)炼苗:将步骤(4)获得生根苗进行炼苗,炼苗后移栽到盛有基质的器皿中培养。本发明的育苗方法成苗率高,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繁殖速度快,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白芨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别名白及、连及草、干根、紫兰等,为兰科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干燥块茎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白芨还具有抗肿瘤、抗菌等药理作用。此外,白芨还在园林绿化、食品加工和工业原料中广泛使用。 近年来白芨原料市场需求量快速上升,野生白芨遭到疯狂采挖,导致其野生资源贮藏量急 剧减少,濒临灭绝,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为了保护白芨野生资源,保障白芨市场供应,白芨的野生转家种势在必行。
种苗繁育是植物野生转家种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分根及组培等方式。白芨种子极多,每个花茎可结实果荚3-8粒,每个果荚含种子2000-10000个,但其种子小,呈粉末状,且种子胚乳极不发达,仅有2-3个胚乳细胞,自然散落和常规人工抚育成苗率极低。当前白芨农家多采用分根法繁殖,但其繁殖系数为2-3倍,因此,白芨种苗繁育成为了白芨野生转家种规模化生产的瓶颈。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175931.1(公开日2011年6月28日)提供了一种快速繁殖白芨苗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白芨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2)种子消毒后接种至萌发培养基,7天左右种子萌发,14天左右形成原球茎,切割原球茎,转接至原球茎增殖培养基;(3)原球茎转接至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4)切割丛生芽使其大量繁殖,等丛生芽长成高约3cm的小苗后转接至生根壮苗培养基,待苗长成高约7-10cm时移栽。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白芨无性繁殖存在的种苗携带病毒、品种退化、有效产量低等问题。本发明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获得大量有性繁殖的无病毒苗,与传统繁殖方式相比,产量提高约30%,对缓解白芨的市场供需矛盾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采用组织培养,易对假鳞茎造成污染,上述专利技术采用具有毒性的洗衣粉和剧毒的升汞溶液对假鳞茎进行消毒,对白芨造成污染;(2)培养基设计不合理,导致其育苗时间过长,成苗率低。
而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10733897.3(公开日2017年5月10日)公开了一种白芨组培育苗的方法。其包括外植体的准备、外植体放入培养基中的培养和移栽三个步骤。采用上述方法组培白芨后,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培植的白芨的成活率高。但其产量仍不够理想,植株的增殖效果有待提高,培养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叶片黄化的现象。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野生白芨的育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生白芨的育苗方法,该方法成苗率高,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繁殖速度快,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生白芨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4-6个月胚龄未开裂的果荚中的种子,放在通风阴凉有阳光处存放,放干后用自封袋装好,放在零下5℃环境中保管待用;
(2)种子消毒:取步骤(1)白芨果荚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
(3)种子培养:将果荚切开,将种子抖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在温度23-27℃、光强度2000-2500lx、光照12h/d、湿度82-86%的条件下培养1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县金绿源特色中药材种植农场,未经金寨县金绿源特色中药材种植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6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