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便型新能源照明车的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6318.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敏;于百业;王伟;陈允柯;郭维;王衡;袁玉柱;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R16/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电源切换开关 车载发电机组 充电桩 逆变器 供电系统 电源输出接口 电瓶 出线接口 电瓶电源 机组电源 照明灯 轻便型 照明车 发电机组 新能源 电源输出端 控制器信号 输入端连接 电瓶充电 电瓶容量 接口连接 进线接口 燃油消耗 续航里程 一端连接 噪音污染 控制器 低负载 输出端 | ||
一种轻便型新能源照明车的供电系统,包括机组电源系统、电源切换开关、充电桩、底盘电瓶电源系统和控制器,机组电源系统包括车载发电机组和电源输出接口,底盘电瓶电源系统包括底盘电瓶和逆变器;车载发电机组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的进线接口Ⅰ和电源输出接口连接,电源切换开关的出线接口Ⅳ与充电桩输入端连接,充电桩输出端与底盘电瓶充电接口连接,底盘电瓶一端与逆变器的一端连接,逆变器另一端和照明灯连接,电源切换开关的出线接口Ⅲ与照明灯连接,车载发电机组和电源切换开关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减少了发电机组的噪音污染和燃油消耗,避免了发电机组的频繁低负载运行,且底盘续航里程不受电瓶容量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的供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型新能源照明车的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照明车是用于在夜间进行野外作业、应急救援、事故抢修、异常情况处理等且无其他照明光源时提供现场移动照明的专用车辆。照明车的供电系统包括车载照明灯的用电系统和车内电源装置或外部电源的送电系统。
目前照明车内照明灯的电源一般取自车内装载的发电机组,照明车的照明灯工作时,须启动车内发电机组供电,造成噪音污染,同时大量消耗燃油,且现有底盘驱动类的照明车均采用常规柴油或汽油发动机的底盘,不够环保。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专用车辆投放市场,但目前尚无新能源底盘的照明车供电系统方案。
目前已公知技术中,采用新能源底盘的电源车,如CN201620745811.9公开了采用随车装载发电机组的给新能源底盘电瓶充电,该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发电机组向新能源底盘电瓶充电,解决新能源底盘行驶续航里程问题,但该技术方案仅是关于车辆的送电系统,底盘电瓶仅采用发电机组充电,充电形式较单一,且无照明灯用电系统方案的描述。目前另一已公知技术中采用新能源向照明灯供电的照明车方案中,如CN201720877570.8公开了采用太阳能向储能电瓶充电,储能电瓶向照明灯供电,该方案的优点在于解决了排放污染问题,但太阳能板受车载面积的影响,功率不大,充电效率低,不适用大功率照明灯的应急用电需求。
因此目前照明灯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
1)采用车载发电机组供电,频繁或长时间启动发电机组供电,存在能源消耗和噪音污染问题;
2)采用新能源向储能电瓶充电后在用于照明灯的供电,存在新能源储能电瓶续航时间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采用新能源底盘照明车底盘电瓶的自充电和照明灯用电及应急供电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轻便型新能源照明车的供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便型新能源照明车的供电系统,包括机组电源系统、电源切换开关、充电桩、底盘电瓶电源系统和控制器,所述机组电源系统包括车载发电机组和电源输出接口,所述的底盘电瓶电源系统包括底盘电瓶和逆变器;
所述车载发电机组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的进线接口Ⅰ和电源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开关的出线接口Ⅳ与所述充电桩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桩输出端与所述底盘电瓶充电接口电连接,底盘电瓶一端与所述逆变器的一端电连接,逆变器另一端和所述照明灯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开关的出线接口Ⅲ与照明灯电连接,所述车载发电机组和所述电源切换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本供电系统还包括市电电源系统,所述的市电电源系统包括市电输入接口,所述市电输入接口与电源切换开关的进线接口Ⅱ电连接,电源切换开关的出线接口Ⅴ也与照明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车载发电机组为柴油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汽油发电机组、燃煤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6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可识别均衡状态的采集均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