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5357.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赖作勤;洪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皇麦世家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19/00;A23L19/10;A23L7/10;A23L29/30;A23L33/105;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黑芝麻 海藻多酚 木糖醇 无糖 黑芝麻粉 天然海藻 南瓜粉 山药粉 磨粉 甜味剂 超临界CO2萃取 多酚提取物 减肥人群 甘蔗渣 提取物 燕麦粉 山药 炒熟 多酚 添加剂 南瓜 糖尿病 食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的制备方法。将黑芝麻炒熟后粉碎制备黑芝麻粉;将南瓜磨粉制备南瓜粉;将山药磨粉制备山药粉;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甘蔗渣中的木糖醇得到天然木糖醇;从天然海藻提取多酚得到天然海藻多酚提取物;将黑芝麻粉、南瓜粉、山药粉、天然木糖醇、海藻多酚提取物、燕麦粉混合均匀,包装即得含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本发明制备的黑芝麻糊营养价值高,不含甜味剂和添加剂,热量低,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减肥人群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营养、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黑芝麻糊是以黑芝麻、大米、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花生、面粉、乳化增稠剂等辅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食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是一种可冲调的方便食品,不仅味道极佳,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是传统的芝麻糊的制备工艺中均添加了甜味剂以改善口感,但是添加的甜味剂对减肥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则不好,且芝麻糊品种单一,保健功能不足。
海藻多酚是海藻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表明海藻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炎以及抗肿瘤的活性,目前海藻多酚逐渐显示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黑芝麻糊营养价值高,不含甜味剂和添加剂,热量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黑芝麻洗净,干燥炒熟后粉碎制备黑芝麻粉;
(2)将南瓜去皮烘干后,磨粉制备南瓜粉;
(3)将山药去皮烘干后,磨粉制备山药粉;
(4)将燕麦干燥后,磨粉制备燕麦粉;
(5)将甘蔗渣干燥、粉碎后加入硫酸水解后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木糖醇,再通过柱层析技术脱色除杂后,干燥即可得到天然木糖醇;
(6)将天然海藻洗净干燥后粉碎得天然海藻粉,向海藻粉中加入水后浸提三次,将提取液合并浓缩后制备得到天然海藻多酚提取物;
(7)将黑芝麻粉、南瓜粉、山药粉、天然木糖醇、海藻多酚提取物、燕麦粉混合均匀,包装即得含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炒熟时温度不超过150℃。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硫酸浓度为1-3moL/L;所述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8.0~12.0 MPa,萃取温度为35—50℃,CO2流速为6-8L/h,萃取时间为1-2h。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柱层析技术中所述的柱为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D1300,所用的洗脱剂为乙醇-水,其中乙醇体积百分比为10-15%。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的浸提时水与海藻粉的液固比为1:15-20,浸提温度为40-60℃,浸提时间为10-12h。
进一步的,步骤(7)中所述的黑芝麻粉、南瓜粉、山药粉、天然木糖醇、海藻多酚提取物、燕麦粉混合时的重量比份为35-45份、20-30份、10-15份、2-5份、1-3份、20-30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海藻多酚的无糖黑芝麻糊,制备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增加了市面上黑芝麻糊的种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皇麦世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皇麦世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5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香防上火碧根果仁及其炒制方法
- 下一篇:代餐粉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