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用液压驱动式吊舱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4964.5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雨;徐佩;叶礼裕;李凤来;骆婉珍;张承森;田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5/125 | 分类号: | B63H5/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液压 驱动 式吊舱 推进器 | ||
1.一种试验用液压驱动式吊舱推进器,包括吊舱推进器单元和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吊舱推进器单元由测量单元、组合式壳体和操舵装置组成,测量单元为吊舱推进器的测力和测速部分,用于测量螺旋桨和吊舱单元整体的受力情况以及轴的转速,测量单元包括螺旋桨测量天平、吊舱单元整体测力天平、螺旋桨测量天平线、天平线转换头和光电测速器,螺旋桨测量天平通过轴承压套、向心推力轴承和弹簧挡圈固定在前吊舱壳内,螺旋桨测量天平线穿过前吊舱壳和后吊舱壳,并在后吊舱壳上端穿出,沿着支撑杆前端盖和吊舱支撑杆法兰盘与天平线转换头相连;光电测速器中的光电盘固定在链接轴套上,光轴固定在壳体上,用于时时检测轴的转速是否达到试验要求值;光电测速器线从后吊舱壳上端穿出,沿着支撑杆前端盖和吊舱支撑杆法兰盘与光电测速器显示器相连;
测量单元外端为组合式壳体,所述壳体由吊舱支撑杆法兰盘、吊舱支撑杆、支撑杆前端盖、支撑杆后端盖、导流套、轴承压套、前吊舱壳和后吊舱壳组合而成,导流套与轴承压套之间为紧配合,轴承压套固定在前吊舱壳上,前吊舱壳与后吊舱壳之间通过紧配合相连,前吊舱壳与后吊舱壳再次用螺钉固定,后吊舱壳上部留有燕尾槽、使吊舱支撑杆和后吊舱壳之间采用槽与榫相配,后吊舱壳上部开有通孔,吊舱支撑杆内部为螺纹孔,吊舱支撑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支撑杆前端盖和支撑杆后端盖相连,支撑杆前端盖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后端盖上部固定在支撑杆上、下部固定在后吊舱壳上,吊舱支撑杆上端为吊舱支撑杆法兰盘,两者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吊舱支撑杆法兰盘上端为操舵装置,包括操舵伺服电机、操舵控制器、联轴器、指针、角度盘、整体测力天平连接件和轴承,吊舱支撑杆法兰盘上端为吊舱单元整体测力天平,用于测量整个吊舱单元的受力,吊舱单元整体测力天平上端为整体测力天平连接件,连接件上端外部固定在支撑板上,内部与轴承相连,上端通过联轴器与操舵伺服电机相连,操舵伺服电机通过U型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操舵伺服电机与操舵控制器相连,操舵伺服电机的轴上安装指针,指针下端为角度盘,角度盘固定在整体测力天平连接件上;
液压控制系统为吊舱单元的测量装置提供动力,主要由液压泵站、液压马达、液压马达控制器、铜油管、橡胶油管、万向旋转接头和铜管连接头构成,液压马达固定在后吊舱壳上,通过链接轴套与螺旋桨测量天平相连,为螺旋桨测量天平提供动力;液压马达尾部与铜油管相连,铜油管之间通过铜管连接头进行连接;液压马达尾部沿着吊舱支架杆向上布置,铜油管焊接在吊舱支撑杆上,铜油管上端与万向旋转接头相连;万向旋转接头上端连有铜油管且该部分铜油管固定在支撑板上;铜油管上端通过连接头与橡胶油管相连,橡胶油管则与液压泵站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9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枪鱼机器人
- 下一篇:入水口除污装置、喷水推进器及除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