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4870.8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何凡;方俊;宋毅超;郭盛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式生活污水 污泥 终端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设计 备料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本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B、安装;C、分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
背景技术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终端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已经成为低密度、人口分散居住的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优先选择的工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具有投资少、效率高、占地面积省等诸多优点。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大多采用AO或者A2O工艺,是利用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和吸附作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
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前期启动时间过长,多是由于生化反应池在启动期间活性污泥随出水流失严重,且污泥增长速率较慢。由于现阶段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生化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为敞开式,污泥会随出水大量流失,活性污泥的浓度是终端处理污染物的保证,若污泥流失严重,会导致微生物数量不足,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
因此,继续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准备一防污泥流失装置,该防污泥流失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溢流筒,在溢流筒的上端一侧设有溢流进口,生化反应池内的污水从溢流进口进入至溢流筒内,在溢流筒的上端另一侧设有溢流出口,在溢流出口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在溢流筒的下端设有位于溢流出口下方的通孔,在溢流进口的内孔口下方设有向溢流出口侧倾斜向下设置且能够将溢流筒下端封闭的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的上端位于通孔的内孔口上方,溢流进口为方形进口,所述溢流进口的下沿上设有若干依次连接的截流锯齿,相邻的两个截流锯齿之间形成V形口;
B、安装,将防污泥流失装置置于生化反应池,在生化反应池的底部安装曝气装置,在生化反应池的顶部安装出水管路,出水管套接在出水管路的进水端,导流挡板位于曝气装置的上方,通孔出口与生化反应池的池壁之间留有间隙;
C、分离,向生化反应池连续注入污水,污水在生化反应池内水位不断的升高,污水从V形口溢流至溢流筒内,污水中的污泥在自重作用下顺着导流挡板向下流动并进入至生化反应池内,而与污泥分离后的污水则从溢流出口排出。
溢流筒和导流挡板形成一个污水中的污泥沉淀空间,其内部形成一个水流相对较为更加稳定的空间,其更加便于污水中的污泥沉淀,不仅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质量,避免了污水中的污泥流失严重现象。
设计的溢流进口和溢流出口,其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而且还可以避免污水中的污泥流失。
污水中的污泥其经过导流挡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回流至生化反应池中。
在上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中,所述的导流挡板上端连接在溢流筒的中部,导流挡板的下端连接在通孔的下侧。
导流挡板和溢流进口的挡板之间形成120°~145°的夹角。
导流挡板的下端连接在通孔的下侧其可以直接将污泥直接回流至生化污泥池中。
在上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终端的防污泥流失方法中,所述的溢流进口的溢流水位高于溢流出口的溢流水位;或者所述的溢流进口的溢流水位等于溢流出口的溢流水位;或者所述的溢流进口的溢流水位低于溢流出口的溢流水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