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油酸耐盐花生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4374.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2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波;单世华;李春娟;王娟;闫彩霞;苑翠玲;孙全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孙静静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酸 花生品种 耐盐性 单株 花生 连续自交 高油酸 耐盐 父本 母本 杂交 高油酸花生 盐碱地种植 技术难题 筛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选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油酸耐盐花生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油酸含量高、中、低三组花生品种单株2)选取耐盐性高、中、低三组花生品种单株3)以步骤1)中的单株为母本以步骤2)的单株为父本进行杂交,得F1代4)从F1代中选择耐盐性高的基础上油酸含量高的单株进行连续自交获得F2代、F3代5)在F3代中选择耐盐性高的基础上油酸含量高的单株进行连续自交获得F4代、F5代和F6代6)对F6代中筛选出耐盐性高的基础上油酸含量高的花生品种。本发明中的选育方法通过对不同油酸含量的花生品种以及不同耐盐性花生品种之间杂交,选择出既具有耐盐性且油酸含量高的花生品种,解决了在盐碱地种植高油酸花生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选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油酸耐盐花生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中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亚油酸,亚油酸稳定性较差,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氧化酸败,亚油酸是导致油脂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在花生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油酸/亚油酸比值大小是衡量花生及其制品耐贮存性一个很重要的生化指标,比值越大,花生及其制品的货架期就越长。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的量,但不降低有益胆固醇的量。营养界通常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油酸的含量是评定食用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油酸含量高的花生一方面能延长花生的货架期,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因此,培育高油酸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高油酸花生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提高高油酸花生的产量,现有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有抗旱耐贫瘠、抗病高油酸花生品种。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据统计,全球有各种盐渍土地约9.5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广泛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盐碱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黄泛区和滨海地带,总面积达4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是世界上盐碱土地较多的国家之一,而且盐碱土地面积还将不断扩大。因此,为了增加高油酸花生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高油酸花生的产量,以满足市场对高油酸花生的需求以及合理利用盐碱地土壤,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培育出一种高油酸耐盐花生新品种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油酸耐盐花生选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油酸耐盐花生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高油酸花生品种,在其中再分为油酸含量高、中、低三组单株,并分别对其编号为:A、B、C;
2)选取耐盐的花生品种,在其中再分为耐盐性高、中、低三组单株,并分别对其编号为:a、b、c;
3)以A为母本,分别与父本a、b、c进行杂交,分别获得第1个F1代,第2个F1代和第3个F1代;以B为母本,分别与父本a、b、c进行杂交,分别获得第4个F1代,第5个F1代和第6个F1代;以C为母本,分别与父本a、b、c进行杂交,分别获得第7个F1代,第8个F1代和第9个F1代;
4)从1-9个F1代中分别进行油酸含量和耐盐性检测,选择耐盐性高的基础上油酸含量高的单株进行连续自交获得1-9个F2代、F3代;
5)在F3代中进行油酸含量和耐盐性检测,选择耐盐性高的基础上油酸含量高的单株进行连续自交获得F4代、F5代和F6代;
6)对F6代进行油酸含量和耐盐性检测,筛选出耐盐性高的基础上油酸含量高的花生品种;
7)育种,将6)得到的高油酸耐盐的单株快速繁殖,得到高油酸耐盐的新品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高油酸花生品种中油酸含量高、中、低三组单株的高油酸含量分别为82-81%、80-79%、78-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