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歧管通道堵塞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4258.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0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N.法扎内;D.J.齐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 | 分类号: | F16L55/1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歧管 通道 堵塞 | ||
本发明涉及液压歧管通道堵塞头。液压歧管堵塞头包括限定纵轴线和横轴线的堵塞头主体。所述歧管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孔,所述接收孔构造成可释放地接收与歧管压力机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定位键。所述堵塞头主体包括由所述堵塞头主体限定的开口。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纵轴线成一定角度。所述堵塞头主体还包括由所述开口限定且具有凹形形状的内表面。所述堵塞头主体构造成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孔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定位键被定位在沿纵轴线延伸的歧管端口中。所述至少一个定位键将所述堵塞头主体对准使得所述横轴线大致平行于由所述歧管通道限定的侧向轴线,所述歧管通道与所述歧管端口形成一定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歧管通道堵塞头。
背景技术
液压歧管是具有宽且/或大管道或通道的部件,较小的管道或通道通到宽且/或大管道或通道中。液压歧管调节泵和致动器以及液压系统中的其它部件之间的流体流动。换句话说,液压歧管通过调节液压系统中的流体流动来控制致动器和泵之间的能量传输。液压歧管具有多种应用,这些应用包括但不限制于机床、生产和材料处理设备、食品加工、船舶、非公路用设备、重型建筑设备、油田和农用设备和阀操作以及用于车辆(例如,轿车、货车、摩托车、公共汽车)的自动变速器。
参考图1,液压机加工歧管100大体包括主管道102,主管道102允许流体的流动。主管道102包括第一通道部分102a和定位成相对于第一通道部分102a成一定角度的第二通道部分102b。主管道102的第一通道部分102a和第二通道部分102b在主管道102的肘部110处相交。主管道10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较小管道104流体连通。主管道102和较小管道104调节泵和致动器以及液压歧管100中的其它部件之间的流体流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道部分102a和第二通道部分102b相交处的肘部110包括堵塞头106以防止流动穿过主管道102的流体流到机加工歧管100的外侧。在一些示例中,通过将圆柱形杆106(也称为堵塞头)压入一个或多个机加工孔中将机加工歧管100塞住。如图所示,将圆柱形杆106插入机加工的孔中进而防止流体流到歧管外侧。如图所示,堵塞头106允许主管道102引导流体相应地穿过第一通道部分102a和第二通道部分102b。肘部拐角110的弯曲角度α可以是90度。因此,肘部110的急转角导致流体流动紊流和从主管道102的入口到出口的流动流体的压力损失。因此,存在改进机加工液压歧管的设计和性能的需要,以减少和/或消除流体流动紊流以及流动流体的压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液压歧管堵塞头,所述液压歧管堵塞头包括堵塞头主体、至少一个接收孔、开口和内表面。所述堵塞头主体限定纵轴线和横轴线。所述堵塞头主体包括底部表面。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孔构造成可释放地接收至少一个定位键,所述定位键与固定到支架的歧管压力机相关联。所述开口由所述堵塞头主体限定并且定位成与所述底部表面相对。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纵轴线成一定角度。所述内表面由所述开口限定并且具有凹形形状。所述堵塞头主体构造成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孔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定位键被定位在沿所述纵轴线延伸的歧管端口中。所述一个定位键将所述堵塞头主体对准使得所述堵塞头主体的横轴线大致平行于由所述歧管的通道限定的侧向轴线,所述通道和所述歧管端口形成一定角度。
本公开的该方面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任选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堵塞头主体的底部表面大致平行于所述横轴线。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孔可以限定圆柱形形状、正方形棱柱体形状、矩形棱柱体形状、五棱柱体形状、六棱柱体形状、八棱柱体形状。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开口的内表面具有局部球体的形状。在其它示例中,所述开口的内表面具有局部椭圆体的形状。所述纵轴线可以垂直于所述侧向轴线。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液压歧管相对于所述固定的歧管压力机夹具沿所述横轴线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系统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