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顺处理加快科考船新旧船体对接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4072.5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屈凤鸣;晋晓婵;杨成;冯木水;农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9/06 | 分类号: | B63B9/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卢娟 |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合拢口 理论型线 原船 过渡方式 二次光 科考船 次光 光顺 顺性 实际测量 原始数据 建造 接合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光顺处理加快科考船新旧船体对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原船原始数据进行第一次光顺性检测,得到新船体的理论型线值,根据理论型线值建造新船体的非合拢口部分;S2:实际测量原船的型线值得到实际型线值,比较和计算合拢口区域的实际型线值和理论型线值的型值差;S3:根据型值差确定新船体合拢口处的过渡范围和过渡方式;S4:根据过渡范围内的实际型线值,获取过渡范围内的线型,依照过渡方式对过渡范围内的线型进行调整,进行第二次光顺性检测并得到二次光顺型线值,根据二次光顺型线值建造新船体的合拢口部分,将新船体的合拢口部分与新船体的非合拢口部分接合得到新船体;S5:在合拢口处对接原船和新船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光顺处理加快科考船新旧船体对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改装是指为了改变船舶用途和性能,对船舶的船体、设备、系统、结构等进行改装,其中,包括新旧船体的对接。传统的船体对接方法为:根据原船的原始数据进行光顺后得到新船体的型线值,然后根据所得到的新船体型线值建造新船体,等待原船进到船坞后与新船体完成对接。
该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原船在使用过程中被多次改建,原船合拢口处的型线值与原始数据存在较大差别,而新船体按照原船的原始数据建造合拢口,导致在对接过程中,原船与新船体的合拢口型线值差别很大,造成对接困难。此时,一方面需要在建设新船体合拢口位置的外板时留出较多的余量以备修正,但这样造成了外板钢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导致对接过程中,需要对新船体合拢口位置处的型线进行较大的调整,延长了工期,增大了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快新旧船体在合拢口处对接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光顺处理加快科考船新旧船体对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原船原始数据进行第一次光顺性检测,得到新船体的理论型线值,根据所述理论型线值建造所述新船体的非合拢口部分;
S2:实际测量原船的型线值得到实际型线值,比较和计算合拢口区域的所述实际型线值和理论型线值的型值差;
S3:根据型值差确定新船体合拢口处的过渡范围和过渡方式;
S4:根据所述过渡范围内的实际型线值,获取所述过渡范围内的线型,依照所述过渡方式对所述过渡范围内的线型进行调整,进行第二次光顺性检测并得到二次光顺型线值,根据所述二次光顺型线值建造所述新船体的合拢口部分,将所述新船体的合拢口部分与所述新船体的非合拢口部分接合得到所述新船体;
S5:在合拢口处对接所述原船和所述新船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光顺处理加快科考船新旧船体对接的方法将新船体分开为非合拢口部分和合拢口部分两步建造,利用第一次光顺性检测的理论型线值建造非合拢口部分,利用第二次光顺性检测的型线值建造合拢口部分外板。一方面可以在原船进坞前就进行新船体非合拢口部分的建造,从而节约了工期。另一方面,通过测量原船的实际型线值以及计算实际型线值与理论型线值之差,确定线型的过渡范围和过渡方式,从而将线型修顺确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并降低了线型修顺的难度;同时,避免了由于对接过程中原船和新船体的合拢口处型线差异大而需要大幅度修顺挖换的情况出现,从而节约了工时和施工难度;另外,使新船体的合拢口处外板在建造时只需预留较少的余量,用于对冲掉对接时焊接消耗的补偿量,实现了零余量建造。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合拢口处的实际型线值不作调整,直接作为所述新船体合拢口处的型线值。不对新船体合拢口处的实际型线值进行光顺修正,可以确保建造的新船体合拢口处外板与原船合拢口外板线型数据相同,从而新船体与原船的合拢口完全匹配,一方面避免了合拢口处外板建造时需要预留较大余量以备大幅度修顺,从而节约了外板材料;另一方面,避免了对接时进行大幅度修顺,从而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