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73496.X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伏 |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19;A61K8/04;A61K8/67;A61Q19/00;A61Q17/00;A61Q17/02;A61P31/02;A61P33/1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43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膜 复合凝胶 保湿 抗菌 凝胶 天然植物香精 凝胶催化剂 皮肤调理剂 醇水溶液 抗氧化剂 美白祛斑 保湿剂 成胶物 制备 透明质酸复合 高压匀质机 保湿能力 氮气氛围 抗菌能力 日常护理 室温搅拌 真空消泡 防腐剂 搅拌釜 石墨烯 匀质化 整体泵 质量份 配比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日常护理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计,其成分和含量如下:醇水溶液80~95份,保湿剂0.5~4.0份,皮肤调理剂0.5~3.0份,抗氧化剂0.2~2.0份,美白祛斑剂0.2~3.0份,凝胶成胶物0.5~2份,凝胶催化剂0.5~4.0份,天然植物香精0.5~1.0份。按配比向醇水溶液中依加入保湿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美白祛斑剂于搅拌釜中室温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凝胶成胶物和凝胶催化剂后,在氮气氛围下升温、搅拌、冷却;整体泵入高压匀质机中匀质化,真空消泡后加入防腐剂、天然植物香精后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本发明采用的石墨烯与透明质酸复合凝胶,既增强面膜的保湿能力,又有良好的深层抗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护理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最常用于面膜保湿。虽然人的皮肤也含有大量的透明质酸, 但是人类皮肤成熟和老化过程也随着透明质酸的含量和新陈代谢而变化。
透明质酸虽然保湿能力很强,但是本身没有抗菌能力,同时由于分子量较大,一般很难深入真皮以下,只能在表皮形成一层透气保湿膜。
氧化石墨烯水热催化弱还原后,能形成凝胶。同时弱还原氧化石墨烯有很好的抗菌、杀菌功能。由于纳米尺寸的石墨烯凝胶有很强的保湿吸水性,可以深入皮肤抗菌 和补水,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防止衰老,与其他营养成分配合使用, 还可以起到促进营养吸收的更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的石墨烯与透明质酸复合凝胶,既增强面膜的保湿能力,又有良好的深层抗菌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其成分和含量如下:
醇水溶液80~95份,保湿剂0.5~4.0份,皮肤调理剂0.5~3.0份,抗氧化剂0.2~2.0 份,美白祛斑剂0.2~3.0份,凝胶成胶物0.5~2份,凝胶催化剂0.5~4.0份,天然植物香精0.5~1.0份。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醇水溶液为1,2-己二醇的纯水溶液,其质量浓度为2~10%。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保湿剂为生物糖胶-1、聚谷氨酸钠、甘油、 辛酰羟肟酸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皮肤调理剂为水解弹性蛋白、烟酰胺、核糖核酸、水解胶原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抗氧化剂为人参根提取物、玉米仁提取物、乙酰基六肽-8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美白祛斑剂为九肽-1、芍药根提取物、寡肽 -1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凝胶成胶物为氧化石墨烯与透明质酸复合液, 两者固份质量比例为1:1~2。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凝胶催化剂为β-葡聚糖与抗坏血酸复合催化剂,两者质量比例为1:1~6。
所述的抗菌保湿复合凝胶型面膜料,该面膜料结合面膜基布制成面膜,或做成无基布面膜,直接涂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伏,未经张小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3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