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原位聚合的低成本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2832.9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开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位 聚合 低成本 碳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种基于原位聚合的低成本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内容包括以下顺序步骤:(1)选择一种或几种低成本单体;(2)将现配的氯化铝离子液体涂布在碳纤维预制体的表面;(3)将(1)中所述单体,乙醇溶液和现配的氯化铝离子液体混合配制成溶液,将涂布氯化铝离子液体后的碳纤维预制体放入装有所配制溶液的真空浸渍罐中,通入氩气,罐内压力为0.2~0.5Mpa,放置1~15min后取出;(4)将样品放入真空高温热解炉中,通入氩气,压力为700~1200Pa,温度为180~250℃,反应20~60min;(5)继续升温至900~1100℃,升温速率为5℃/min,升温完成后保温1~5h,之后取出样品;(6)样品性能检测,若孔隙率15%,则为合格品;若孔隙率≥15%,则重复步骤(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原位聚合的低成本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碳(C/C)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或各种碳纤维织物作为骨架,在碳纤维周围填充热解碳或树脂碳而形成的复合材料,也被称为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因该材料整个体系均为碳元素构成,所以不论它是在低温还是在高温下,都有很好的稳定性;具备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导率、高气化温度和良好的抗热震性能、抗烧烛性能等热性能,使其可应用于短时间烧烛的环境中;密度低(仅为陶瓷材料的,镇基高温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优异,摩擦系数小、性能稳定,使其成为各种耐磨件与摩擦件的最佳候选材料;此外,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断裂韧性,以及其强度随温度的增加不降反升的特性,使其成为世纪的关键新材料之一。以上的优异性能使得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用和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领域,C/C复合材料作为刹车盘,火箭发动机的喉衬和喷管,飞行器鼻锥帽,机翼前缘等;医用领域,C/C复合材料可作为人工骨豁和紧固材料,还可用作牙根植入口腔中;机械制造领域,C/C复合材料作为真空炉发热体、热压与超塑性模具材料,使用寿命远远高于石墨材料。另外,还可用于发动机活塞与活塞环、汽车刹车用材料和各种高性能密封材料等;在生产单、多晶娃及半导体材料领域,C/C复合材料讲祸托、发热体、保温筒、紧固件)能满足各种大尺寸的热场要求;在有色金属、钢铁冶金领域,C/C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高温导热承力部件和紧固件;此外,还可以应用于生产玻璃时用复合材料代替石棉制造格融玻璃的滑道;卫星通讯抛物面无线电天线反射器;核反应堆中无线电频率限幅器等。
申请号为CN03141798.1的专利提出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内容包括充分利用木材结构所特有的多孔结构和多孔特征以及其化学组分,通过对木材结构进行预处理,形成碳-碳复合材料的预成型模板骨架,然后通过对碳的先驱体化合物的浸渍以及后续的致密化、石墨化处理,实现木材宏观结构向碳-碳复合材料的转化,从而制备得到具有高综合性能的碳-碳复合材料。制得的高综合性能新型碳-碳复合材料一方面具有设计自由度高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轻质、耐烧蚀、耐磨擦、高温强度高、耐氧化等优良性能。
申请号为CN03141798.1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可固化低粘度芳族环氧树脂液态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在添加任选的组分之前、在固化之前和在碳化之前,在25℃时具有小于10000mPa-s的净粘度;并且其中经受固化的制剂具有至少35 %的碳收率,不考虑碳基质和存在于所述组合物中的任何任选组分的重量;(b)使碳基质与步骤(a)的制剂接触;(c)固化步骤(b)的所述接触碳基质;和(d)碳化步骤(c)的所述固化碳基质以形成碳-碳复合材料。
以上两种发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成本制备碳碳复合材料制备的问题。申请号为201511032983.8的中国专利虽然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但其模型骨架但由于外壳表面气孔率仍有15%~20%,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气体进入芯材内部是由木材结构进行预处理得到,其形态难以控制,使得所致材料与所需材料产生加大差距,大大增加后期处理难度。申请号为CN03141798.1的中国专利同样公布了一种低成本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但该方法需要非常长时间的固化热解,耗能量巨大,其低成本程度尚不足以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2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