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2456.3 | 申请日: | 201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卢卫萍;戴成军;任可亦;陈锦;陈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B64U10/70;B64U1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姚丽娜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机 叶片 探伤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包括:机体,飞行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飞至或飞离风机叶片;移动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进行移动;吸附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将机体吸附于风机叶片;检测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对风机叶片进行探伤检测;控制组件,分别与飞行组件、移动组件、吸附组件、检测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各组件进行工作。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了风机叶片整个探伤过程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是生活的必用品,由于火力发电污染等原因,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义不容辞,但风力发电机一般应用于各种恶劣的天气中,风机叶片的寿命也成了一大难题。
现阶段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对风机叶片进行探伤:(1)通过人为操控无人机在风机叶片周围运用高倍眼镜观察拍照,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观察,判断是否存在裂纹。该方案存在的隐患是无人机的误操作容易碰伤风机叶片,造成叶片额外的损伤。(2)通过吊车将技术人员置于风机叶片高度通过人眼观察外部裂纹或者通过超声波检测仪的波形特征进行内部探伤。该方案成本高,在检测期间必须停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3)利用高倍摄像头直接进行远距离人工观察风机叶片的表面情况。该方案简单,便于操作,但叶片损伤的位置难以定位,叶片内部的缺陷无法判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包括:
机体,
飞行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飞至或飞离风机叶片;
移动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进行移动;
吸附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将机体吸附于风机叶片;
检测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对风机叶片进行探伤检测;
控制组件,分别与飞行组件、移动组件、吸附组件、检测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各组件进行工作。
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了风机叶片整个探伤过程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其运行过程如下:
首先,控制组件控制飞行组件将机体平稳降落到风机叶片上;
其次,机体到达风机叶片后,控制组件控制吸附组件调节吸附力;
然后,控制组件控制移动组件带动机体以合适的速度移动运行,同时控制组件控制检测组件开始对风机叶片进行精确的表面检测和内部探伤;
最后,完成叶片检测控制组件控制吸附组件停止吸附,飞行组件带动机体飞离风机叶片。
其中,控制组件可以与手机或电脑进行远程连接操控。
本发明实现了风机叶片的智能化检测,通过飞行组件、移动组件、吸附组件、检测组件的结合,减少了数据的误差;并且减少了死角缺陷的不可检测性,为大数据时代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数据,能够尽早发现叶片表面损伤,对有问题的风机叶片及时进行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设备及系统安全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飞行组件包括:螺旋桨以及与螺旋桨传动连接的螺旋桨驱动装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将机体稳定飞至或飞离风机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2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