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及调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72231.8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巽;朱雨彤;张恺;吴京锦;刘金祥;牛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41/00;F24F11/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致冷 墙体 辐射 降温节能装置 供冷 控制阀门 三种模式 蓄冷模式 蓄冷水箱 装置水箱 水箱 阀门 腔体 水泵 | ||
1.一种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辐射致冷末端(1)、腔体(2)、第一电动阀(3)、蓄冷水箱(4)、第一水泵(5)、第二电动阀(6)、第三电动阀(7)、第四电动阀(8)、第五电动阀(9)、第六电动阀(10)、保温材料层(11)、墙体(12)、第二水泵(13)、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第三管道(201)、第四管道(202)、冷媒输入管道(301)、冷媒输出管道(302)、第五管道(401)和第六管道(40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各环路之间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阀(3)位于第一管道(101)中,第一水泵(5)和第二电动阀(6)位于第二管道(102)中。腔体(2)的出水口与第一管道(10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管道(101)的输出端与蓄冷水箱(4)的第一进水口连接,蓄冷水箱(4)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管道(10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道(102)的输出端与腔体(2)的进水口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第三电动阀(7)和第二水泵(13)位于第五管道(401)中,第四电动阀(8)位于第六管道(402)中。蓄冷水箱(4)的第二出水口与第六管道(402)的输入端连接,第六管道(402)的输出端与冷媒输入管道(301)的输入端连接,冷媒输入管道(301)的输出端与冷媒输出管道(302)的输入端连接,冷媒输出管道(302)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管道(401)与蓄冷水箱(4)的第二进水口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第五电动阀(9)位于第四管道(202)中,第六电动阀(10)位于第三管道(201)中。第五电动阀(9)通过第四管道(202)将第二管道(102)与第五管道(401)连接,且第四管道(202)与第二管道(102)的连接处位于第二电动阀(6)与第一水泵(5)之间,第四管道(202)与第五管道(401)的连接处位于冷媒输出管道(302)的输出端与第二水泵(13)之间。第六电动阀(10)通过第三管道(201)将第一管道(101)与第六管道(402)连接,且第三管道(201)与第一管道(10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电动阀(3)与腔体(2)的出水口之间,第三管道(201)与第六管道(402)的连接处位于第四电动阀(8)与冷媒输入管道(301)的输入端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致冷末端(1)与腔体(2)紧密贴合,使得辐射致冷末端(1)与外太空辐射换热制取的冷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腔体(2)中的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水管、保温材料层(11)由内而外依次敷设在墙体(12)表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致冷末端(1)采用的辐射致冷材料,应在8-13μm波段(“大气窗口”波段)内具有较高的发射率,即发射率应大于0.90;所采用的辐射致冷材料,应同时在太阳热辐射波段应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即反射率应大于0.90;所采用的辐射致冷材料,可以是基于超材料的光谱选择性膜,纳米激光性选择发射材料,或者辐射致冷涂层或涂料中的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水管,可以选用毛细管,PVC管,铜管,镀锌钢管。水管在布置方式上依据Y型构造理论,根据装置大小确认构造理论分布的级数。通过构造理论布置,可以提高换热效率,减少热损失。
7.一种基于辐射效应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水箱蓄冷模式,水箱供冷模式和辐射致冷直接供冷模式,其特征在于:
水箱蓄冷模式:在墙体(12)不需要降温时,关闭第三电动阀(7)、第四电动阀(8)、第五电动阀(9)和第六电动阀(10),打开第一电动阀(3)和第二电动阀(6),辐射致冷末端(1)通过大气窗口与外太空辐射致冷,制取的冷量传递给腔体(2)中的水,吸收冷量后的冷水通过第一管道(101)蓄入蓄冷水箱(4)中待用,蓄冷水箱(4)通过第二管道(102)对腔体(2)不断供水,以此循环。
水箱供冷模式:在日间,墙体(12)需要降温且辐射致冷末端(1)的致冷效率较低时,打开第三电动阀(7)和第四电动阀(8),关闭第一电动阀(3)、第二电动阀(6)、第五电动阀(9)和第六电动阀(10),蓄冷水箱(4)中的冷水通过第六管道(402)进入冷媒输入管道(301),实现对墙体(12)的降温,升温后的冷媒通过冷媒输出管道(302)回到蓄冷水箱(4)中,以此循环。
辐射致冷直接供冷模式:在夜间,墙体(12)需要降温且辐射致冷末端(1)的致冷效率较高时,打开第五电动阀(9)和第六电动阀(10),关闭第一电动阀(3)、第二电动阀(6)、第三电动阀(7)和第四电动阀(8),辐射致冷末端(1)制取的冷量对腔体(2)中的水降温,冷媒通过第三管道(201)进入冷媒输入管道(301),冷却墙体(12),升温后的冷媒通过第四管道(202)回到腔体(2),以此循环。
上述三种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致冷需求,控制电动阀的开启与关闭,实现模式之间的切换或者三种模式的单独或组合使用。比如:在白天,辐射致冷效果较差,且用户致冷需求较大时,可以组合采用水箱供冷模式和辐射致冷直接供冷模式;在夜间,辐射致冷效果较好,且用户有致冷需求时,可以单独使用辐射致冷直接供冷模式;在用户没有致冷需求时,使用水箱蓄冷模式,此时辐射致冷的冷量蓄入蓄冷水箱(4)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22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用冷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冷热互补变功能高效蒸发冷凝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