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农法种植蔬菜的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1740.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若初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法 种植 农业生产领域 农业种植 蔬菜种植 有效技术 高品质 生草 栽培 生态 安全 | ||
一种自然农法种植蔬菜的技术,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是一种蔬菜种植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自然农法,综合生草栽培、混种、控产等各种农业种植技术,具有生态、安全、品质的特点,是种植高品质蔬菜的有效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农法种植蔬菜的技术,其具体涉及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蔬菜种植技术,通过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农药,控制病虫草害,大大提高蔬菜产量,而忽略蔬菜的安全、生态和品质,越来越多的化学农业种植的蔬菜走向千家万户,而生产化学药剂的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传统掠夺式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生产要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高品质、有机绿色的农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何能种植出安全、高品质的蔬菜越来成为受关注的问题。
自然农法栽培蔬菜是一种能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生产体系,遵从当地的生态节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规律,而不依赖会带来不利影响的投入物质,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公平与和谐共生。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
现有自然农法种植蔬菜的技术主要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添加剂、转基因等现代农业技术,消费者的食材安全问题事件频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现有技术的缺点
现有技术造成全球环境污染,食源病增多。常规现代农业所依赖的矿物能源及化肥、农药等,在大量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据各国专家学者的检测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大气层中、水域甚至地下水中、生物体内都有程度不同的化学农药的污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硫酸雨,地下水中检出超标的高浓度硝酸盐,母乳中也不乏这类有毒物质,连南极的企业、北极的北极熊体内都检出了农药残留,而人因为进食含有有毒的食材,大大增加了致病、致癌的概率。
现有技术农业土壤中生物系统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化肥、农药是现代农业的支柱,对于失去自然活力的土壤来说,无疑效果立竿见影。而现有技术必然造成扰乱了土壤中的生态系统,造成有机物不足、地力下降、能源和资源枯竭。追求暂时利益的高产量连作,抛弃轮作和绿肥,加速土壤退化。为获高产,盲目增加化肥用量,使化肥胃口越来越大,作物愈加软弱。软弱的作物抗性减退,不得不依赖农药,土壤遭受侵蚀,害虫的抗性越来越强,导致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现有技术往往是化肥大量劳力和费用的技术,是农民纯收益减少。回顾大多数高产技术,其纯收益并未增加,增产量未必增收入。究其原因,就在常规现代农业的体系上,一方面增加了化肥农药用量和机械作业次数,必然造成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高产量出来的农产品质量退化,售价变低,造成低质量的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民得不到实惠,导致种田积极性低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目的)
1、使用生草还田、秸秆还田、粪便还田等技术避免化学肥料的使用,达到解决蔬菜种植过程中化学肥料造成土壤地力退化的问题,保持土壤肥沃。
2、通过多种蔬菜混栽、立体栽培等技术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解决蔬菜种植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造成蔬菜农药残留的问题,种植出安全的蔬菜。
3、通过自然农法的种植技术,解决传统蔬菜种植出的高产量、低品质的问题,生产出口感好、消费者认可的蔬菜。
本发明提供的完整技术方案(发明方案)
本技术采用自然农法,综合生草栽培、混种、控产等各种农业种植技术,具有生态、安全、品质的特点,是种植高品质蔬菜的有效技术。
整个工艺流程可以分为整地、播种、秸秆覆盖、追肥、除草防虫、蔬菜采摘、自然生草七个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若初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若初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