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1578.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王靖宇;刘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浓水 活性炭吸附 脱除有机物 有机物去除 脱除 有机污染物 有机物矿化 活性炭 达标排放 双重效益 循环利用 氧化反应 有机溶剂 有机物 出水 矿化 吸附 去除 废水 复合 再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工艺,该工艺先进行氧化反应将部分有机物矿化脱除,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进一步脱除有机物;该工艺通过复合氧化的方式将部分有机物进行矿化脱除,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进一步脱除有机物,实现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达标排放,出水COD低于80mg/L,与此同时,吸附后的活性炭还可通过有机溶剂再生,循环利用,降低成本,具有环境‑经济的双重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工艺。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废水回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制备等领域。在废水回用领域,反渗透膜将75%~85%的进水转化成回用水,同时所有被截留的物质都被浓缩在进水水量15%~25%的浓水中,浓水的污染物浓度大约为进水中污染物浓度的4-6倍。反渗透浓水主要特征为盐度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目前,国内外对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包括高级氧化、吸附法、电渗析和蒸发浓缩等方法。不管是反渗透浓水的达标排放和进一步回收利用,均需要降低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含量,但是这些有机物含量高,降解难度大、去除效率低,处理能耗高。因此,高效降解反渗透有机污染物是反渗透浓水达标排放及回收利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工艺,该工艺通过复合氧化的方式将部分有机物进行矿化脱除,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进一步脱除有机物,实现了废水有机物有效去除,与此同时,吸附后的活性炭还可通过有机溶剂再生,循环利用,降低成本,具有环境-经济的双重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工艺,先进行氧化反应将部分有机物矿化脱除,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进一步脱除有机物,最终出水COD低于80mg/L。
所述氧化反应采用复合氧化方式进行,所述复合氧化方式为利用臭氧和双氧水相结合,将反渗透浓水中部分有机物矿化脱除。
经复合氧化后的出水进入活性炭吸附进一步脱除有机物;所述活性炭吸附后通过有机溶剂再生。
活性炭再生产生的废溶剂采用蒸馏的方式回收再生剂重复利用。
有机溶剂再生时间优选为30min~120min。
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
复合氧化反应进水COD优选为150~300m/L,臭氧投加量优选为150~600mg/L,双氧水投加量优选为150~600mg/L。
复合氧化反应水力停留时间优选为0.5~3h。
进行活性炭吸附所需活性炭装填体积为进水量的5%~20%。
吸附停留时间为30~9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浓水去除有机物的新方法,解决了反渗透浓水排放污染环境及进一步回用预处理问题;
2、本工艺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同时实现了活性炭的再生循环使用,活性炭可循环使用30次以上,同时再生剂能够循环使用,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环保-经济双重效益,市场前景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有机物去除工艺,先进行氧化反应将部分有机物矿化脱除,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进一步脱除有机物,最终出水COD低于8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