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和一种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1516.X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吕汪洋;陈怡;陈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30;C02F1/28;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微生物 降解 复合 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包含光催化纤维织物、膜支撑结构、悬浮装置和悬浮填料;
所述膜支撑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柱、第一拉绳、支撑框架、第二拉绳和第二固定柱;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梯状设置的第一固定绳、第二固定绳和支撑条,所述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为梯状结构的扶手,支撑条为梯状结构的横梁;
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与所述支撑框架贴合固定;所述悬浮装置连接于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和/或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的长度为10~75m;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组分上包括纤维材料和光催化剂;所述光催化剂和纤维材料的质量比为(0.5~10):(90~99.5);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为打孔的非织造织物;当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为打孔的非织造织物时,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上每个孔的面积独立地为0.04~4cm2,相邻孔的孔心间距独立地为0.5~5cm;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上孔的总面积为光催化纤维织物总面积的10~50%;
所述悬浮填料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装置包括若干浮球,所述浮球通过拉绳连接于光催化纤维织物和/或支撑框架上;所述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使用时,所述浮球位于光催化纤维织物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捆绑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中支撑条间隔平行排列,相邻支撑条的间隔距离独立地为0.5~3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固定绳和所述第二固定绳的一端均通过第一拉绳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各所述第一固定绳和所述第二固定绳的另一端均通过第二拉绳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
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通过固定扣定位在支撑框架的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通过挂绳连接于膜支撑结构的支撑条上;所述悬浮填料包括活性炭、沸石、环糊精、碳纤维和甲壳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包括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类石墨相氮化碳、类石墨相氮化碳-石墨烯复合物、二氧化钛-类石墨相氮化碳的复合物、二氧化钛-石墨烯-类石墨相氮化碳复合物、二氧化钛-类石墨相氮化碳-金属酞菁复合物、二氧化钛-三氧化钨复合物、类石墨相氮化碳-三氧化钨复合物、二氧化钛-类石墨相氮化碳-三氧化钨的复合物、类石墨相氮化碳-金属酞菁复合物、金属酞菁-三氧化钨复合物、类石墨相氮化碳-三氧化钨-金属酞菁复合物和二氧化钛-金属酞菁-三氧化钨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纤维织物的宽度为0.3~5m,厚度为0.1~1cm;
所述固定扣的个数为34~3200;相邻所述固定扣的距离为5~30cm。
8.一种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中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固定在水底,通过悬浮装置的悬浮作用使得所述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中光催化纤维织物悬浮于待处理水中,在光照条件下,对待处理水进行催化降解;所述光催化-微生物降解复合水处理装置中悬浮填料悬挂于水中,对待处理水进行吸附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5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