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粉体静电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1452.3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宫宏;李亮亮;孟鹤;高鑫;刘全桢;孙立富;李义鹏;浦鹤;张婷婷;初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4 | 分类号: | G01R29/14;G01R29/2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韩孟霞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静电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粉体静电监测装置,主要包括与风送管道同尺寸的不锈钢输料管、密封室、底部带有孔洞尺寸可调的法拉第筒、电场感应板、静电测试仪及信号处理设备。在输料管上设置有密封室,在密封室的内部设置有法拉第筒,在法拉第筒的底部安装有用以调节孔洞大小的挡板;在法拉第筒的外侧设置有电场感应板,在密封室的内部与所述电场感应板工作面正对且间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电场感应板上静电信号的静电测试仪,所述静电测试仪与用于将其所测得静电信号转换成物料带电量信号的信号处理设备连接。本发明可用于石化聚烯烃、聚酯装置风送管道物料静电在线监测,具有可连续、实时高效、快速准确测量静电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化工行业风送物料静电监测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实现对管道粉体静电实时监测的管道粉体静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装置,如聚烯烃、聚酯生产装置,采用风送系统实现粉体物料的生产、输运及包装过程。高绝缘聚烯烃、聚酯颗粒与管道摩擦带电,高带电物料通过管道进入料仓可造成料仓粘壁甚至料仓闪爆事故。为此,需对进入料仓物料静电带电量进行静电监测,防止进入料仓物料静电异常增大。
风送物体所携带的电荷属于空间电荷,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法拉第筒测量法,如专利CN 1303428C公开了一种粉体静电监测器,专利CN 203965528 U公开了一种聚烯烃料仓静电监测器。然而,现有技术只能在需要时通过控制法拉第筒对管道物料进行间歇性或单次静电量测量,无法实现持续、实时测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连续、实时检测/监测管道粉体静电量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更好的为聚烯烃、聚酯等生产装置提供物料静电安全监测与控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管道粉体静电监测装置,包括输料管,在输料管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密封室,密封室与输料管的内部连通,在密封室的内部设置有静电检测筒体;静电检测筒体包括金属外筒和金属内筒,在金属外筒和金属内筒之间填充绝缘材料,在静电检测筒体的一端安装有用以调节该端孔洞大小的挡板;在静电检测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电场感应板,在密封室的内部与所述电场感应板工作面正对且间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有用于测量电场感应板上静电信号的静电测试仪,所述静电测试仪与用于将其所测得静电信号转换成物料带电量信号的信号处理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是由不锈钢材料加工制成的,一端为进料口,一端为出料口,输料管的管径尺寸与风送管道相同。
优选的,所述密封室设置在输料管的直管段上,密封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和输料管的主管体之间,所述静电检测筒体竖向布置在第二腔室中,所述静电测试仪布置在第一腔室中。
优选的,所述静电检测筒体的一侧边缘位于输料管的管壁切线上,静电检测筒体的另一侧边缘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交界线上,第二腔室的底面位于静电检测筒体的正下方,倾斜布置。
优选的,所述电场感应板通过穿过金属外筒和金属内筒的螺栓固定,并且电场感应板与金属内筒相连,与金属外筒绝缘。
优选的,所述电场感应板与静电检测筒体的中心线平行,且工作面朝向静电测试仪。
优选的,所述静电测试仪通过一个横梁与所述密封室的立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固定板和相对于固定板左右移动的调节板,固定板和调节板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的端部通过法兰与竖直布置的风送物料管道连接。
优选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静电检测筒体整体呈法拉第筒结构,其作为粉体物料采集器,当输料管中的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静电检测筒体内,通过预先调节挡板以控制静电检测筒体底部孔洞的大小,保证粉体流过输料管时静电检测筒体内始终保持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物料,以产生静电电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