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0523.8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昆;梁玮;柳衍哲;郑幸;曾承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聚合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4/06 | 分类号: | C08G64/06;C08G64/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 地址: | 315101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芳香族 聚碳酸酯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制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装置来制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原料配料槽;与所述原料配料槽连接的酯交换反应器(3);与所述酯交换反应器(3)连接的预聚反应器;与所述预聚反应器连接的缩聚反应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聚反应器(6)连接切粒机(10),所述缩聚反应器(6)在进料侧和出料侧分别设置至少一根独立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装有搅拌桨;所述缩聚反应器(6)与所述切粒机(10)之间设有第一动态混合器(12),所述缩聚反应器(6)连接所述第一动态混合器(12)的管路上设有侧线回流管路,所述侧线回流管路上设有第二动态混合器(13),所述第二动态混合器(13)上设有添加剂入口,第二动态混合器(13)的出口设置在第一动态混合器(12)之前,使第二动态混合器(13)的物料进入第一动态混合器(12);
其中,该制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料工序:将双酚A和熔融后的碳酸二苯酯在原料配料槽中均匀混合;
酯交换工序:将混合后的原料在所述酯交换反应器(3)中进行酯交换反应;
预缩聚工序:将所述酯交换反应的产物在所述预聚反应器中进行预缩聚反应;
缩聚工序:将所述预缩聚反应的产物在所述缩聚反应器(6)中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碳酸酯产物;
其中,所述缩聚反应器(6)连接切粒机(10),所述切粒机(10)出料口连接静电除尘器(11),所述缩聚工序之后包括:
造粒工序:所述缩聚工序得到的聚碳酸酯熔体进入所述切粒机(10)切粒,根据需要得到所需粒径大小的聚碳酸酯产品;
除尘工序:所述造粒工序得到聚碳酸酯产品进入所述静电除尘器(11)进行除尘;
所述缩聚反应器(6)与所述切粒机(10)之间设有第一动态混合器(12),所述缩聚反应器(6)连接所述第一动态混合器(12)的管路上设有侧线回流管路,所述侧线回流管路上设有第二动态混合器(13);所述第二动态混合器(13)上设有添加剂入口,所述缩聚工序和所述造粒工序之间包括:
添加剂掺混工序:所述缩聚工序得到的聚碳酸酯产物一部分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动态混合器(12),另一部分首先通过所述侧线回流管路进入所述第二动态混合器(13)中与添加剂混合,然后进入所述第一动态混合器(12),取出用于和添加剂混合的聚碳酸酯熔体占总聚碳酸酯熔体量的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料配料槽为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原料配料槽(1)和第二原料配料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料配料槽上设有碳酸二苯酯进料口和双酚A进料口,所述双酚A进料口与干燥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料配料槽上设有碳酸二苯酯进料口和双酚A进料口,所述双酚A进料口与干燥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酯交换反应器(3)与所述预聚反应器之间设有烛式过滤器(9),所述烛式过滤器(9)滤芯精度为10-1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聚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预聚反应器(4)和第二预聚反应器(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聚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预聚反应器(4)和第二预聚反应器(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聚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预聚反应器(4)和第二预聚反应器(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料配料槽上设置有排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料配料槽上设置有排气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酯交换反应器(3)、所述预聚反应器和所述缩聚反应器(6)上均设置有排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聚合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未经金聚合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5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