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膜透析数据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0239.0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7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臧秀娟;杜琇;吴水;邵伟娟;姜燕;江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40/67;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吴家伟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膜透析 数据接收终端 数据管理 传输装置 管理系统 数据网络 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 数据存储和传输 本本发明 身体状态 数据通过 传递 医生 传输 发送 灵活 应用 | ||
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于腹膜透析数据的管理系统,所述腹膜透析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腹膜透析数据的传输装置以及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所述传输方法包括,所述腹膜透析数据的传输装置获得腹膜透析数据,并把所述腹膜透析数据通过数据网络传递到所述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本发明通过数据网络以数据的方式传递到位于远端的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使持有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的医生能够实时的接收到患者所发送过来的腹膜透析数据,以利于该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态作出及时的判断,实现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灵活机动,为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腹膜透析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技术是类似于人工血液净化的变型方式。其是通过利用患者的供血良好的腹膜作为身体自身的过滤膜。将透析液通过导管输入至患者的腹腔,根据渗透原理,尿毒症毒素成分被从血液中排除并进入腹腔。数小时之后,然后将该携带该尿毒症毒素成分的透析液从腹腔排出,从而实现透析的效果。
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腹膜透析。例如,对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自己可以手动更换透析液,例如,每天可以更换4至5次透析液即可;而对于自动化腹膜透析(APD),一种被称作循环仪(Cycler)的设备可在夜间实现自动更换透析袋,从而使患者在白天不会受到限制。在这种自动化腹膜透析中,腹腔通过循环仪被填充透析液,填充容量需要控制,给患者提供最大填充量对于普通成人而言例如是3500m1左右。通常,会采用一个标准值用作填充量,可以避免通过试验来确定每一患者所特有的填充量所带来的复杂工作。
现有技术中,腹膜透析设备在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方案,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的采集患者的饮水情况、排尿情况、体重或血压的情况作为依据来调整治疗方案,然而现有腹膜透析业务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大多数仍然采用人工操作,并通过人工录入病人信息及其对应的检查表信息,后期对录入内容进行维护管理。但是随着病人的增加,及检查表信息的增加,信息录入工作量急剧增大,维护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多,并且人工操作使得数据及时性、准确性都比较差。因此,人工操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如今的信息管理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工作量、提高信息采集、保存、传递的可操作性的腹膜透析数据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膜透析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于腹膜透析数据的管理系统,所述腹膜透析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腹膜透析数据的传输装置以及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所述传输方法包括,所述腹膜透析数据的传输装置获得腹膜透析数据,并把所述腹膜透析数据通过数据网络传递到所述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腹膜透析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腹膜透析数据获得单元、腹膜透析数据发送单元、网络数据、腹膜透析数据备份单元、腹膜透析数据库、综合管理模块、综合评估模块,所述腹膜透析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腹膜透析数据,腹膜透析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把所述腹膜透析数据通过数据网络传递到所述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腹膜透析数据备份单元用于把所述腹膜透析数据通过数据网络传递至所述腹膜透析数据库,腹膜透析数据库用于存储病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化验检查表信息,综合管理模块,按照收到的指令,对所述腹膜透析数据库进行对应操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腹膜透析数据的传输装置还包括辅助数据录入终端,所述辅助数据录入终端,用于采集腹膜透析辅助数据,把所述腹膜透析辅助数据通过数据网络传递到所述腹膜透析数据接收终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未经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2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