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曳引式电梯最大能量转换效率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0039.5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继;丘彬;李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冯小梅 |
| 地址: | 51802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曳引式 电梯 最大 能量 转换 效率 计算方法 计算机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曳引式电梯最大能量转换效率计算方法,包括:电梯轿厢在空载状态和满载状态下,以额定速度完成一个考核周期运行,其中考核周期包括空载上行、空载下行、满载上行、满载下行;获取电梯轿厢在通过平衡点时单位时间内负载势能增量总和∑Pout,以及单位时间内负载势能减少量和电能消耗总和∑Pin,其中负载为曳引式电梯的电梯轿厢和对重的质量偏差;曳引式电梯最大能量转换效率ηL为:其中0ηL1。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考虑到曳引式电梯的再生电能、负载变化、运动速度变化、过渡运行状态等因素,使电梯能效测量更加准确,从而为电梯降低能耗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能效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曳引式电梯最大能量转换效率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终端。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T 24489-2009《用能产品能效指标编制通则》是这样定义能源效率指标的:“能源效率(能耗)指标是指以用能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能源消耗等表示的能源利用性能参数,简称能效指标”。
在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效率水平,或者分析节能潜力时,人们通常会采用单位产值能耗、单位GDP能耗、单位产品能耗、单位服务量能耗、能源利用效率、通用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等指标。这些能源效率指标可以划分为能源经济效率指标和能源技术效率指标两类。
第二类是能源技术效率指标,狭义的“能源技术效率”指“能源系统效率”,能源系统效率是指在使用能源(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的活动中所得到的有效能与实际输入的能源量之比,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1、国内外电梯能效评价方法简介
1999年,香港机电工程署发布了《升降机及自动扶梯能源效益守则》,规定不同规格电梯的最大运行功率、电流总谐波失真度和功率因数等指标作为电梯的最低能耗要求。《升降机及自动扶梯能源效益守则》是《建筑能源效益守则》的组成之一,属于推荐性政府能效法规,自发布后每年均进行了修改。目前,香港机电工程署正在积极推动使其成为为强制性的能源效益守则工作。
瑞士标准化协会(SNV)于1995年12月发布了建筑能耗专项标准SIA380/4《建筑电能》,在该标准2006年最新版本中,考虑了建筑内电梯的能量消耗,并给出了电梯全寿命期的能耗评价估算的计算方法。此外,由瑞士能源效率代理公司和紧急事故安全委员会组成的工作组对电梯能耗开始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小组于2005年11月发布了《电梯的能耗及节能可能性》的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电梯运行能耗呈减小趋势,待机能耗占电梯总能耗的65%,待机能耗是现代电梯最主要的耗能方式。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全世界电梯行业开启了新思路。
日本2007年发布的《建筑物能源使用的合理化—业主及特定建筑物的所有者规定》的标准中提出了电梯能效的评价方法,采用电梯一年用电量的估算值,与同时间段内电梯的理论设计能耗值的比值,评判建筑内电梯的能源效率。
ISO/TC178“电梯、自动扶梯与旅客运送机”技术委员会WG10工作组,自1999年开始,致力于研究和制定电梯能耗的技术和标准,计划起草ISO25974《电梯和自动扶梯能效》的标准,该标准分为两部分组成:ISO25974-1《电梯能耗测量和能耗一致性》,ISO25974-2《电梯和自动扶梯能量效率》。其中第一部分标准草案已经发布。该标准规定电梯能耗测量程序,在附录部分给出了电梯能耗预测和估算方法,这一估算方法也被引入中国标准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
2008年,德国工程师协会VDI 4047《电梯能效》标准正式发布,是电梯能效评价方法的最新进展。该标准按照使用频率和强度,日平均运行时间和待机时间,建筑的类型等特征值,将电梯分为五种类型,考核电梯承载单位质量载荷运行单位距离的用电量---特定需求值[mWh/(kg·m)],将每种类型的电梯能效分为A—G七个级别,配合建筑“能效护照”要求,以“能量消耗标识”的方式将电梯能效公布于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物联网设备
- 下一篇: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