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响应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9942.X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纪传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林锦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区域 身份验证 触摸操作 交互控件 触摸屏 响应 指纹 触摸 运行应用 终端技术 非预期 误触发 录入 检测 应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摸响应方法及装置,属于终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运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时,确定所述触摸屏的指纹识别区域;根据所述指纹识别区域,显示所述应用的身份验证界面,所述身份验证界面在触摸屏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中未显示有交互控件;当检测到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触摸操作时,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完成身份验证。本公开通过不在身份验证界面上的指纹识别区域中显示交互控件,避免了用户在指纹识别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时以录入指纹时,由于误触发交互控件而带来非预期响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响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FOD(Fingerprint on Display,面内指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指纹技术,它是指把指纹传感器隐藏在触摸屏的下面,也即是,将指纹识别功能集成到触摸屏中的技术。如果终端支持面内指纹识别功能,则用户可以直接在触摸屏上进行指纹录入操作,从而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由于面内指纹技术具有操作便捷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厂商积极对其进行研究,并准备量产支持面内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基于面内指纹识别功能,终端可以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并对该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由于面内指纹的交互操作是在触摸屏上进行的,终端在运行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应用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在触摸屏的指纹识别区域绘制有按钮、输入框、复选框等交互控件,用户在该指纹识别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时,可能会误触发这些交互控件。例如,某些第三方支付场景,当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时,可以显示用于指示用户进行指纹录入的UI界面(身份验证界面),如果该UI界面在指纹识别区域(指纹传感器所对应的区域,用于获取用户录入的指纹)绘制了上述交互控件,那么当用户在该指纹识别区域进行触摸操作以录入指纹时,可能会同时触发这些交互控件,造成非预期的响应行为。例如,用户在该指纹识别区域进行触摸操作原本是想录入指纹,但由于该区域存在一个取消按钮,则该触摸操作会触发该取消按钮,导致终端退出当前的UI界面,使得指纹录入和识别过程无法进行。因此,亟需一种触摸响应方法,来避免触摸操作带来非预期响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响应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非预期响应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响应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中,包括:
当运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时,确定所述触摸屏的指纹识别区域;
根据所述指纹识别区域,显示所述应用的身份验证界面,所述身份验证界面在所述触摸屏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中未显示有交互控件;
当检测到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触摸操作时,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指纹完成身份验证。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运行应用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则终端可以确定其是否支持指纹识别功能以及指纹识别区域的具体位置,从而在显示用于实现身份验证的身份验证界面时,不在该身份验证界面上的指纹识别区域中显示交互控件,避免了用户在指纹识别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时以录入指纹时,由于误触发交互控件而带来非预期响应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指纹识别区域,显示所述应用的身份验证界面,包括:
获取所述身份验证界面的界面信息;
当所述界面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时,基于所述界面信息中除所述第一信息以外的第二信息,显示所述身份验证界面,所述第一信息是指用于显示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交互控件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指纹识别区域,显示所述应用的身份验证界面,包括:
获取所述身份验证界面的界面信息,所述界面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是指用于显示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交互控件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为向量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证券公司信息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