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荷纤维、大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纺交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9425.2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1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林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3D11/00;D06B3/10;D01F6/92;D01F1/10;D06M15/03;D06M13/256;D06M13/352;D06M101/0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荷 纤维 大豆 聚酯纤维 混纺 交织 面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荷纤维、大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纺交织面料,该混纺纱的组分为薄荷纤维、大豆纤维、海藻纤维、带有蚊净香草提取液的聚酯纤维,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薄荷纤维25‑40%、大豆纤维15‑30%、海藻纤维25‑40%、聚酯纤维0‑25%。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吸汗、抗菌和除臭的效果,在炎热的夏天,蚊虫较多的地区,特别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荷纤维、大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纺交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薄荷纤维是采用天然植物为原料,结合纳米粉碎技术和微胶囊技术,将天然植物—薄荷的有效成分以微胶囊包覆的形式与纤维素共混结合纺丝成纤。即保证了纤维良好的亲肤性,可纺性,更突出了其天然,绿色健康的特性。薄荷中的有效成分实现的抗菌功效通过权威机构检测,达到标准要求。
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以食用级大豆蛋白粉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蛋白粉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其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优于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和“肌肤喜欢的好面料”。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都是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功能不言而喻。
聚酯纤维有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有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能耐弱酸及弱碱。在室温下,有一定的耐稀强酸的能力,耐强碱性较差。涤纶的染色性能较差,一般须在高温或有载体存在的条件下用分散性染料染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荷纤维、大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纺交织面料,亲肤、吸汗、抗菌驱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荷纤维、大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纺交织面料,该混纺纱的组分为薄荷纤维、大豆纤维、海藻纤维、带有蚊净香草提取液的聚酯纤维,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薄荷纤维25-40%、大豆纤维15-30%、海藻纤维25-40%、聚酯纤维0-25%。
进一步地,所述的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薄荷纤维30%、大豆纤维20%、海藻纤维30%、聚酯纤维20%。
进一步地,带有蚊净香草提取液的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蚊净香草提取液的制备:将蚊净香草蒸煮后、破碎、滤渣,滤出的溶液与乙醇按照1g:3ml的比例超声处理10-30min;离心过滤得到蚊净香草提取液;
2)聚酯纤维的制备:将步骤1)中得到的蚊净香草提取液与聚酯、聚N-乙烯内酰胺进行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熔融纺丝。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蚊净香草提取液、聚酯和聚N-乙烯内酰胺的质量比为1:80-100:1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薄荷纤维、大豆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纺交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经纱和纬纱的选取:经纱为薄荷纤维、大豆纤维和海藻纤维的混纺纤维;纬纱为薄荷纤维、大豆纤维、海藻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混纺纤维;
(2)经纬纱的生产步骤:采用清花工序混棉,开清棉采用多梳少打柔和工艺,打手速度偏低掌握,同时配置多仓混棉机;开清后进行梳理,锡林转速为250-280r/min,刺辊转速为450-500r/min,总牵伸倍数为80-88,梳理后,采用3-5根条子并合;粗纱牵伸倍数5-6,后区牵伸倍数 1.16 - 1.28 倍;采用紧密赛络纺工艺及低扭矩纺纱技术,细纱锭速为10000 - 18000rpm,在纺纱三角区位置装有吸风槽,控制吸风负压 1800 - 3200Pa,吸风双槽对称配置,双槽出口间距上 6mm 下 3mm,槽宽 1.2 - 1.8 ;低扭矩假捻皮带速度与前罗拉输出速度之比为 1:0.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林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林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服装生产用面料
- 下一篇:一种蓄热型混纺复合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