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波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9367.3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梁顺宜;郝传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网络模块 陷波器 滤波器电路 输入端连接 匹配网络 负载端 输出端 通频带 插损 源端 输出端连接 低频干扰 高频干扰 输入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波器电路,包括:源端、负载端、第一匹配网络模块、第二匹配网络模块和陷波器模块;其中,所述源端与所述第一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网络的输出端与所述陷波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网络的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陷波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端连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通频带插损更小,阻频带插损更大,对阻频带之前的低频干扰和通频带之后的高频干扰的抑制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电路。
背景技术
在双频甚至多频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同工作频带之间互相干扰有时无法避免,所以通常需要在信号链路上添加合适的窄带滤波器电路以抑制另一工作频段信号的干扰,通常工作频率较高时,通常在信号链路上并接一个LC串联电路到地,LC串联电路谐振在阻频带,从而达到抑制干扰的作用。对于滤波器来说,Q值(品质因数)越高,意味着带宽越窄,其频率响应的波形就显得越尖锐。现有技术中的窄带滤波器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源端T01、负载端T02、电容C0和电感L0。其中,电容C0和电感L0组成LC串联电路。图1所示的窄带滤波器在LC谐振频率附件有很强抑制效果,在谐振频率以外通频带信号可以自由通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窄带滤波器的Q值不够高,从而导致在通频带信号依然有较大的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波器电路,能够使通频带插损更小,阻频带插损更大,对阻频带之前的低频干扰和通频带之后的高频干扰的抑制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电路,包括:源端、负载端、第一匹配网络模块、第二匹配网络模块和陷波器模块;其中,
所述源端与所述第一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网络的输出端与所述陷波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匹配网络的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陷波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滤波器电路通过在所述源端与所述陷波器模块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网络模块,然后在所述负载端与所述陷波器模块之间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网络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窄带滤波器的Q值不够高,从而导致在通频带信号依然有较大的衰减的问题,能够使通频带插损更小,阻频带插损更大,对阻频带之前的低频干扰和通频带之后的高频干扰的抑制效果更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匹配网络模块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匹配网络模块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其中,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匹配网络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陷波器模块包括第五电容和电感;其中,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陷波器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相等,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电容值相等。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匹配网络模块至所述源端满足阻抗公式,所述阻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