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9199.8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倪兰花;周宸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宸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23/16;C08L53/02;C08K5/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韧剂 聚丙烯 汽车内饰 抗氧剂 阻燃剂 共聚聚丙烯 均聚聚丙烯 抗氧化性能 共混改性 原料组成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质量比 重量份 色母 增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原料组成为:均聚聚丙烯80份、共聚聚丙烯20‑30份、增韧剂15‑25份、阻燃剂5‑10份、抗氧剂3‑5份、色母1‑2份;其中,所述的增韧剂为EPDM、EPR、SBS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采用EPDM、EPR、SBS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增韧剂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可提升聚丙烯的抗冲击强度,当EPDM和EPR的质量比为1‑3:1时效果最优,另外添加适当的阻燃剂及抗氧剂可以提高汽车内饰制品的抗氧化性能以及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Automotive Interior)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扶手、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汽车内饰件主要由聚丙烯材料制成、聚丙烯具有比重小、耐热性好、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强度不高、易老化、易燃、成型收缩率大等问题,因此,对聚丙烯进行改性已获得更高的性能是研究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
技术方案:
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原料组成为:
其中,所述的增韧剂为EPDM、EPR、SBS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的阻燃剂为氮磷阻燃剂。
优选的,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优选的,所述的增韧剂为EPDM和EPR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EPDM和EPR的质量比为1-3:1。
优选的,所述的色母为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EPDM、EPR、SBS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增韧剂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可提升聚丙烯的抗冲击强度,当EPDM和EPR的质量比为1-3:1时效果最优,另外添加适当的阻燃剂及抗氧剂可以提高汽车内饰制品的抗氧化性能以及阻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原料组成为:
其中EPDM和EPR的质量比为1:1。
实施例2
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原料组成为:
其中EPDM和EPR的质量比为3:1。
实施例3
一种增韧汽车内饰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原料组成为:
其中EPDM和EPR的质量比为2:1。
将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原料按照现有常规方法挤出造粒后制备汽车内饰件,可提高汽车内饰件的抗冲击性能、抗氧化性能和阻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宸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宸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