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铱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69178.6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庆;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物 铱金属有机配合物 有机发光器件 发光效率 有机光电材料 化学稳定性 金属配合物 材料体系 掺杂材料 分子结构 辅助配体 光电性能 绿色磷光 配位结构 热稳定性 烷基结构 铱配合物 振动能量 电压低 非辐射 色纯度 铱原子 胍基团 引入 卡宾 三价 衍射 跃迁 制备 驱动 构筑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铱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一方面,我们将具有类卡宾结构的胍基团作为辅助配体引入到金属配合物分子中,构筑了一种四元环配位结构,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全新分子结构及光电性能的绿色磷光配合物材料体系。由于其具有更稳定的中心正三价的铱原子,使配合物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且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振动能量损失,从而降低分子的非辐射跃迁来提高配合物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结构中引入的烷基结构增加铱配合物的溶解性。将其衍射制备成器件,尤其是作为掺杂材料,器件表现出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及色纯度较好的优点,优于现有常用OLED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铱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利用电子和空穴在有机薄膜中复合发光而制备的发光器件,具有以下优点:(1)自主发光,不需要背光源;(2)亮度高,有高的对比度,色彩纯真,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3)超薄,由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基体材料构成,体积小适用于便携式产品;(4)耗电量非常小,环保节能;(5)响应速度快,是LCD的千分之一;(6)使用温度范围广,在-40℃时仍能正常显示。
一般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是由阴极、阳极及阴极和阳极之间插入的有机物层构成的,器件的组成是透明ITO阳极、空穴注入层(T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LiAl等阴极形成。
发光层材料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发光层的形成方法是荧光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材料(有机金属)的方法和荧光主体材料掺杂荧光(包含氮的有机物)掺杂剂的方法。其中,重金属配合物因其高效率的发光性能而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研究上引起极大的重视。而这些被用作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金属配合物多为铂(Pt)、锇(Os)及铱(Ir)的金属配合物,其中铱金属配合物最为有效,通常为含有正三价氧化态的正八面体结构,高效率的磷光发光是由于金属配合物的核外电子排布具有强的自旋-轨道耦合所造成。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开展,大量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陆续被开发出来,但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仍面临许多关键问题,如何设计新的性能更好的铱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材料进行调节,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铱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的铱金属有机配合物热稳定性能高,成膜性好,将该配合物用于发光层中使用而制成的有机发光器件,表现出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及色纯度较好的优点,是性能优良的有机发光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铱金属有机配合物,其分子结构通式如I或Ⅱ所示:
其中,X1、X2独立地选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或磷原子;
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氨基中的一种;
R2~R3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