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进入安全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945.1 | 申请日: | 201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春荣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1/63;F24F11/64;C12L11/00;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1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含氧量 地下室 采样 二氧化碳含量检测 安全保护系统 温度检测单元 含氧量检测 检测模块 控制模块 智能家居 分层 输出 沉积 检测 人体检测装置 呼吸系统 回风口 低量 排出 预设 存储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进入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人体检测装置、检测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控制模块配置有预设的基准含氧量以及基准二氧化碳含量;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含氧量检测单元以及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温度并输出一采样温度值,含氧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含氧量并输出一采样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二氧化碳含量并输出一采样二氧化碳含量;所以会产生分层的现象,而分层会使得二氧化碳沉积,所以呼吸系统的设置,当有人进入时,可以起到一个快速排出二氧化碳的效果,同时回风口的设计,可以起到一个保持低量二氧化碳沉积,使得存储的物品不易腐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家居进入安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地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的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放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而目前地下室一般用于存放物品,所以需要保证氧气含量较低,特别是对酒的存放,但是如果氧气含量较低,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新风系统,不适用于地下室环境,无法对地下室内空气含氧量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进入安全保护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家居进入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人体检测装置、检测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有预设的基准含氧量以及基准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含氧量检测单元以及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地下室温度并输出一采样温度值,含氧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含氧量并输出一采样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地下室二氧化碳含量并输出一采样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新风子系统以及调节子系统,所述人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地下室内的生物热源;
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呼吸板体、进风管、出风管、排风泵、补偿泵、回风泵、回风管以及补偿管,所述呼吸板体敷设于地下室地面,所述呼吸板体由下至上包括基层、防水层、复合层以及新风结构,所述基层敷设于地面;所述防水层设置于基层上方;所述复合层包括有粘接件、导热件以及隔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为导热硅胶,所述粘接件设置为水泥黏胶剂,所述隔热件设置为气凝胶毡,所述导热件和所述隔热件通过所述粘接件间隔设置;所述新风结构具有面向所述复合层的开口,所述新风结构通过粘接层与所述复合层固定,所述新风结构内部中空设置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连接出风管,所述新风结构之间设置有进风间隙,所述新风结构上设置有面向所述进风间隙的若干进风孔,所述进风间隙的下方为所述隔热件,所述进风通道的下方为所述导热件,所述新风结构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风管通过排风泵连接于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地下室外界连通,所述进风管通过回风泵连接于所述回风管,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二氧化碳补偿器,所述回风管于所述地下室侧壁形成有一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设置的高度范围在0.4-0.7米之间;所述补偿管一端通过补偿泵连接于所述调节子系统,所述补偿管的另一端于地下室顶部形成一补偿进风口;
所述调节子系统包括氧气生成器、进气风机以及混合室,所述氧气生成器用于生成氧气,所述进气风机用于引入外部空气,所述混合室接收外部空气以及所生成的氧气;
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换气策略,当所述人体检测装置检测到生物热源执行所述换气策略,所述换气策略包括重复执行呼吸子策略第一预设时间;
所述呼吸子策略包括参数获取步骤、模型比对步骤、参数输出步骤以及执行步骤;
所述参数获取步骤包括获取采样含氧量、采样温度值以及采样二氧化碳含量用以建立参数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春荣,未经胡春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室内换气装置
- 下一篇:高层建筑节能通风设备、通风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