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钻孔灌注围护桩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767.2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祖光;侯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护桩 固定端锚具 钢绞线 钢筋笼 工作索 无粘结预应力筋 无粘结预应力 可回收 束组件 钻孔 灌注 绿色环保理念 地下结构 定位托架 结构性能 施工成本 预应力筋 护套管 抗裂度 再利用 直线型 锚固 下端 废弃 组装 承载 回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钻孔灌注围护桩结构及方法,该围护桩结构包括钢筋笼以及设置于钢筋笼上的预应力群束组件,预应力群束组件由预应力群束与多孔固定端锚具组装形成,预应力群束的下端安装于多孔固定端锚具内,钢筋笼内设置有用于承载多孔固定端锚具的定位托架,每一预应力群束包括若干工作索以及工具索,工具索与工作索均为直线型无粘结预应力筋,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钢绞线以及套设于钢绞线外侧的护套管,多孔固定端锚具既能锚固又能解锚工作索的钢绞线,从而既可以改善围护桩的结构性能,提高围护桩的抗裂度,又可以在地下结构完成后围护桩废弃时实现预应力筋的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中的围护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钻孔灌注围护桩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钻孔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骨架(即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制作成的桩。
钻孔灌注桩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中广泛应用,在地下结构完成后,桩体被废弃形成地下垃圾,对于未来地下空间的开发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围护桩的结构性能,提高围护桩的抗裂度,减少钢筋笼的钢筋用量,减轻钢筋笼的重量,通常在钻孔灌注桩内增加预应力筋。但是,目前无法实现钻孔灌注桩的预应力筋的回收再利用。
如何实现钻孔灌注桩内的预应力筋的回收,以降低对于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利影响,改善桩体的结构性能,降低施工成本,符合绿色环保和精益建造的现代理念,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钻孔灌注围护桩结构及方法,既可以改善围护桩的结构性能,提高围护桩的抗裂度,又可以在地下结构完成后围护桩废弃时实现预应力筋的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并且可以降低对于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利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钻孔灌注围护桩结构,包括钢筋笼以及设置于钢筋笼上的预应力群束组件,钢筋笼的上端设置圈梁,预应力群束组件由预应力群束与多孔固定端锚具组装形成,所述预应力群束的上端伸出圈梁的顶面,所述预应力群束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多孔固定端锚具内,每一预应力群束包括若干用于对钻孔灌注围护桩施加预应力的工作索以及用于对工作索进行解锚的工具索,所述工作索围绕设置于所述工具索外侧,所述工具索与所述工作索均为直线型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钢绞线以及套设于钢绞线外侧的护套管,多孔固定端锚具既能锚固又能解锚工作索的钢绞线。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钻孔灌注围护桩结构中,所述预应力群束的数量为多个,均匀设置于所述钢筋笼上,所述钢筋笼由螺旋箍与若干非预应力钢筋连接组成,多个所述预应力群束均匀设置于所述螺旋箍的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