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糖甲基化反应的自动化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694.7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熊清平;陈星;沈秀婷;黄秋阳;徐婷婷;袁君;石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瓶 甲基化反应 根注射器 进气口 连通 自动化仪器 磁力加热搅拌器 氮气输送装置 密闭环境中 微量注射泵 准确度 并联接入 人员误差 出气口 碘甲烷 蠕动泵 导管 吸入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糖甲基化反应的自动化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设有三根注射器的自动微量注射泵,其中的两根注射器并联接入第一锥形瓶内、剩余的一根注射器与第二锥形瓶连通,所述的第一、第二锥形瓶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锥形瓶上设有出气口,第一锥形瓶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氮气输送装置连通,还包括将第二锥形瓶内的液体吸入第一锥形瓶内的蠕动泵,所述第一、第二锥形瓶、放置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有毒试剂碘甲烷,避免手工操作引起的人员误差和在非密闭环境中可能的外来污染,提高了多糖甲基化反应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糖结构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糖甲基化反应的自动化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多糖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特别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多糖不但能治疗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产重损伤的癌症,又能治疗多种免疫缺损疾病如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某些耐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慢性疾病,而且多糖作为药物其细胞毒极小。因此,对多糖的结构分析技术亟需探讨研究。
多糖的结构分析中的甲基化分析方法是分析多糖结构必不可少的方法。多糖甲基化反应方程式为:
甲基化分析方法的步骤是先将多糖(或配糖体中糖部分)中各种单糖残基的游离羟基转化为甲氧基,进而酸水解成各种甲基化的单糖。迄今各国常用的甲基化仍然是以Hakomori法为基础再加以改良。先将样品溶解于无水二甲基亚砜中。可用超声波或磁力搅拌加热以加速溶解并使完全溶解于无水二甲基亚砜中,否则将导致不完全甲基化。样品完全溶解于无水二甲基亚砜后,与甲基亚磺酰甲基钠反应。制备甲基亚磺酰甲基钠时尤应严格控制温度,过高可加速分解,过低则反应速度太慢,然后与碘甲烷反应。反应结束时,必须将剩余碘甲烷除尽,以免影响下一步的还原反应。
要使甲基化反应完全,关键有两点:(1)样品与试剂均应干燥;(2)反应要在氮气压下进行。反应混合物经上述步骤后,用自来水透析过夜(透析袋要经预处理)。透析液或萃取液冷冻干燥或减压浓缩至干,即得全甲基化样品。全甲基化样品经IR分析在3500cm-1附近无吸收峰,则多糖上羟基已完全甲基化。
目前进行多糖甲基化反应,操作复杂不便,耗时久,且碘甲烷试剂对人员有身体伤害,人工操作易引入人员误差及环境所引起的试剂污染。这种情况使多糖的研究进程带来时间与精力的诸多损耗,故急需一种用于多糖甲基化反应的自动化仪器,以实现对多糖甲基化反应的连续、准确、安全的实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多糖甲基化反应的自动化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用微量注射泵自动输送反应液至锥形瓶中,然后通过锥形瓶下的磁力加热搅拌器,对反应液进行搅拌加热;同时通过蠕动泵转移多糖反应液,通过氮气输送装置的氮气驱尽瓶内空气,通过组合一系列自动化装置,组成一个可以自动连续操作的多糖甲基化反应装置,进而得到甲基化多糖产物。
一种用于多糖甲基化反应的连续操作过程的自动化仪器,包括设有三根注射器的自动微量注射泵,其中的两根注射器并联接入第一锥形瓶内、剩余的一根注射器与第二锥形瓶连通,所述的第一、第二锥形瓶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锥形瓶上设有出气口,第一锥形瓶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氮气输送装置连通,还包括将第二锥形瓶内的液体吸入第一锥形瓶内的蠕动泵,所述第一、第二锥形瓶、放置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锥形瓶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出口与所述蠕动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瓶的瓶体上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口与所述蠕动泵的出口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氮气输送装置包括氮气瓶,氮气瓶通过导管与第一锥形瓶连通,所述导管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开关阀、稳压阀、流量表,氮气瓶和第一锥形瓶之间的导管为设有球形干燥剂的导管,所述的球形干燥剂位于所述流量表的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