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废润滑油回收后的基础油进行精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478.2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白鹏;刘宁;杜英领;刘顺江;吕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大高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油 萃取剂 废润滑油 非理想 润滑油 精制 回收 萃取 二甲基甲酰胺 甲基吡咯烷酮 预处理 润滑油产品 板框压滤 减压精馏 目标产物 常规的 苯酚 侧线 多环 糠醛 链烃 收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废润滑油回收后的基础油进行精制的方法,用萃取剂将基础油中的非理想组分萃取出来,得到精制后的润滑油。所述的基础油是指废润滑油经过常规的板框压滤、减压精馏等预处理后,侧线采出得到的基础油,基础油中含有目标产物润滑油组分,以及多环短侧链烃类等非理想组分,萃取剂可萃取基础油中的非理想组分。所述的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至少一种,并包含少于2%的水。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从基础油中回收润滑油,其收率较以糠醛、苯酚为萃取剂有显著提高,润滑油产品质量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回收所得基础油进行精制的方法,属于废润滑油再生技术。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可用于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润滑剂, 目前主要从原油中提炼出。石油作不可再生资源,其储备量日益减少,采用合理的方法再生废润滑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符合我国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号召。此外,从废润滑油中回收的润滑油,其稳定性比新润滑油更好,更受用户欢迎。
目前国内废润滑油再生,比较早的方法包括净化、酸洗、白土吸附精制、分馏等步骤,此方法生产的再生润滑油质量差,产生的废水量大,已逐渐被淘汰。近年来以溶剂萃取代替酸洗和白土吸附精制的趋势较明显,尤其是以糠醛、苯酚等低价溶剂为萃取剂,萃取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非理想组分。上世纪70年对,埃克森公司首先将两套苯酚精制装置改为N-甲基吡咯烷酮精制,文献表明N-甲基吡咯烷酮精制比苯酚精制效果好,收率高,但此前由于N-甲基吡咯烷酮主要依靠进口,价格较贵,因此N-甲基吡咯烷酮精制方法一直未在国内普遍采用。
目前由于国产N-甲基吡咯烷酮能力提高,其价格已明显降低,但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进行润滑油精制,其成本依然高于以苯酚、糠醛为萃取剂。经实验研究发现,N,N-二甲基甲酰胺对基础油有较好的精制效果,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复合溶剂作为萃取剂,对废润滑油分馏所得基础油进行精制是很好的选择,N,N-二甲基甲酰胺的价格便宜,可以弥补N-甲基吡咯烷酮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废润滑油回收后的基础油进行精制的方法,能解决现有精制方法废水量大、收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发明一种对废润滑油回收后的基础油进行精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1)将基础油和萃取剂加入萃取塔中,在萃取条件下进行逆向接触,得到萃取液和萃余液;所述的萃取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少量水,所述的萃取条件包括萃取剂的组成、萃取温度、萃取剂与基础油的质量比、水含量;
(2)步骤(1)所得中含有杂质、非理想组分和萃取剂的萃取液进入萃取剂回收塔进行精馏,塔顶得到萃取剂,塔釜得到杂质及非理想组分;
(3)步骤(1)所得种含有润滑油产品和少量萃取剂的萃余液进入润滑油精制塔进行精馏,得到萃取剂和润滑油产品;
(4)步骤(2)和步骤(3)精馏所得的萃取剂,循环回萃取剂储罐,重复利用。
优选的,萃取剂的组成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以任意比例组合,较优选择为萃取剂仅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
以质量分数计,萃取剂中水含量少于2%。萃取温度为60-90℃。萃取剂和基础油的质量比为0.5-2。萃取剂回收塔的操作压力为1-10kpa。润滑油精制塔的操作压力为1-10k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含水量小于2%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复合溶剂作为萃取剂,萃取基础油中的杂质及非理想组分,萃取液和萃余液分别通过精馏塔回收萃取剂,通过本方法得到的润滑油产品,其收率比采用现有精制方法提高5%以上,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大高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大高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