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连型油套管螺纹接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334.7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邱吉;高建昌;冯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结构 内螺纹端 配合接触 外螺纹端 螺纹接头结构 直连型油套管 组合密封结构 内螺纹段 啮合螺纹 外螺纹段 依次设置 啮合 弹性密封机构 管外流体 过盈配合 密封性能 进入管 流出管 管内 流体 内壁 外壁 旋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连型油套管螺纹接头结构,它包括外螺纹端部和内螺纹端部,所述外螺纹端部的外壁上由尾到头依次设置有第一接触面、外螺纹段和第二接触面;所述内螺纹端部的内壁上由头到尾依次设置有第一配合接触孔、内螺纹段和第二配合接触孔,所述内螺纹端部与所述外螺纹端部旋合后至少形成防止管外流体进入管内的第一密封结构、防止管内流体流出管外的第二密封结构和啮合螺纹结构,所述啮合螺纹结构包括啮合在一起的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组合密封结构和第一弹性密封机构,所述第一组合密封结构包括过盈配合在一起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一配合接触孔。本发明不仅增加了其连接强度,而且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连型油套管螺纹接头结构,属于石油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石油行业的油井管,每根油井管长约10米左右,一般在管体上加工外螺纹,在接箍上加工内螺纹,一根根的管子通过接箍连接起来形成长达数千米的油套管柱。油套管柱作为一个密闭空间,从地下向地上传输具有较高压力的石油或天然气。
接箍的外径远大于管子外径,虽然接箍的长度不到管子的1%,但却决定了整个管柱与井壁的间隙,在超深井钻井、小间隙固井作业中,由于粗大接箍的存在,常常会产生因固井间隙太小而无法保证固井质量的技术难题。为此,不少厂家研发了直连型油套管接头,直连型油套管接头的特点是不采用接箍连接,而直接用管子两端加工的内、外螺纹连接,从而减小了整个管柱的外径尺寸,这就意味着增大了油套管与井壁的间隙。
目前的直连型油套管接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螺纹连接与管体内、外径完全相同,即完全平齐型,这种接头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固井间隙,但连接效率低,只有管体的50~60%;还有一类是加厚型,连接强度取决于加厚的量,有的加厚型几乎达到了API接箍的外径,连接强度可以达到管体强度,有的则低于管体强度。随着加厚的厚度不同,加厚直连型有各种不同的连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连型油套管螺纹接头结构,它不仅增加了其连接强度,而且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连型油套管螺纹接头结构,它包括:
外螺纹端部,所述外螺纹端部的外壁上由尾到头依次设置有第一接触面、外螺纹段和第二接触面;
内螺纹端部,所述内螺纹端部的内壁上由头到尾依次设置有第一配合接触孔、内螺纹段和第二配合接触孔,所述内螺纹端部与所述外螺纹端部旋合后至少形成防止管外流体进入管内的第一密封结构、防止管内流体流出管外的第二密封结构和啮合螺纹结构,所述啮合螺纹结构包括啮合在一起的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组合密封结构和第一弹性密封机构,所述第一组合密封结构包括过盈配合在一起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一配合接触孔,第一弹性密封机构包括紧配在外螺纹端部的外壁和内螺纹端部的内壁之间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二组合密封结构和第二弹性密封结构,所述第二组合密封结构包括过盈配合在一起的第二接触面和第二配合接触孔,第二弹性密封结构包括紧配在外螺纹端部的外壁和内螺纹端部的内壁之间的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防止管外流体进入管内和防止管内流体流出管外,提高其密封效果,所述第一接触面为设置在外螺纹端部的外壁上的第一锥面,所述第一配合接触孔为设置在内螺纹端部的第一锥孔;所述第二接触面为设置在外螺纹端部的外壁上的第二锥面,所述第二配合接触孔为设置在内螺纹端部的第二锥孔。
进一步,第一锥面和第一锥孔的锥度相同,均为1:3。
进一步,第二锥面和第二锥孔的锥度相同,均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换向液气式钻柱双向减振器
- 下一篇:快速壁后注浆孔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