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7734.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邵秀丽;高燕;张冕;兰建平;王改红;景志明;李泽锋;宇文昔涵;陈亚联;左挺;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化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化剂及其应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表面活性剂50‑65%,有机溶剂15‑25%,余量为水。该稠化剂根据表面活性剂耐盐性的差别及分子间的协同促进作用,通过选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在不同的矿化度下分别发挥作用,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促进棒状、虫状胶束的生长,胶束逐渐增大,使得体系的粘度迅速增大。具有耐高矿化度、重复利用等特点,在高矿化度条件下无需化学处理,可直接用于配制压裂液或者驱油剂,实现多种类型返排液的重复利用,通过采用“清水配制压裂液‑返排配制压裂液‑末端返排液配制驱油剂”的现场施工模式,实现油田作业“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化剂及其应用,主要用于油田压裂增产改造施工。
背景技术
当前油气田开发中,返排液重复利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关键难题,而目前普遍在用的植物胶和聚合物压裂液体系虽然较之前在重复利用性能方面有所突破,但耐矿化度性能仍较差,尤其是酸压合排液,不仅矿化度高,且pH值低,导致返排液无法直接回用,井场残存大量返排液,占罐高,给施工组织带来很大难度。若采用化学方式处理后进行回用,又存在处理工艺流程复杂、处理效率低、处理费用昂贵等问题。
为此,急需开发一种压裂液用增稠剂,在高矿化度条件下无需化学处理,即可实现自身返排液、胍胶返排液、聚合物返排液、酸液合排液等多种类型返排液的重复利用,且末端返排液经简单处理,可作为调驱剂使用,不仅能有效解决了现场返排液的回收利用难题,实现了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目的,且达到了油田现场作业“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化剂,解决了现场返排液的回收利用难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化剂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稠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表面活性剂50-65%,有机溶剂15-25%,余量为水。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脂肪醇单乙酸酰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磷酸脂甜菜碱、十八烷基羟磺基甜菜碱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丙醇。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55%,有机溶剂18%,水为27%。
一种稠化剂的应用,加入压裂返排液或水中配制清洁压裂液。
稠化剂的用量占压裂返排液或水质量的1.8-2.2%。
所述压裂返排液矿化度在10×104-10×105mg/L,pH值在4-7之间。
所述压裂返排液包括植物胶类返排液、聚合物类返排液、酸压合排液和自身返排液。
所述水包括清水和采出水。
所述裂返排液需首先进行除油除杂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稠化剂根据表面活性剂耐盐性的差别及分子间的协同促进作用,通过选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在不同的矿化度下分别发挥作用,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促进棒状、虫状胶束的生长,胶束逐渐增大,使得体系的粘度迅速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箱防冻液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红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