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燃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7169.3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光 |
主分类号: | F23B10/02 | 分类号: | F23B10/02;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燃烧室 吹风管 出风孔 二次燃烧装置 相通 可燃气 补风 涡流 高温烟气出口 燃烧 充分燃烧 同一方向 一次燃烧 轴线方向 风形成 壁面 管壁 内壁 锐角 伸出 室内 出口 | ||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燃气能够充分燃烧,提高可燃气燃烧利用率的二次燃烧装置。它具有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入口、出口,所述入口与一次燃烧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相通;在第二燃烧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吹风管,吹风管的一端伸出第二燃烧室壁面并与补风腔相通;吹风管的管壁上设置与第二燃烧室相通的出风孔,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第二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补风腔经吹风管上的出风孔进入第二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或者生物质燃气的燃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次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烧时,主要是生物质热解后产生的可燃气的燃烧。但目前的燃烧装置在使用时,可燃气的燃烧不充分,一部分可燃气混合在尾气中排出,造成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燃气能够充分燃烧,提高可燃气燃烧利用率的二次燃烧装置。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二次燃烧装置,具有第二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入口、出口,所述入口与一次燃烧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相通;在第二燃烧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吹风管,吹风管的一端伸出第二燃烧室壁面并与补风腔相通;吹风管的管壁上设置与第二燃烧室相通的出风孔,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第二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补风腔经吹风管上的出风孔进入第二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入口设置在第二燃烧室的一端,出口设置在第二燃烧室的另一端。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入口设置在第二燃烧室的一端下方,出口设置在第二燃烧室的另一端上方。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所述一次燃烧装置,具有第一燃烧室,第一燃烧室一端设置有燃料通道,其第一燃烧室下部有形成阶梯状的至少两个炉排;最上面的炉排位于燃料通道下方;炉排下部是风腔,各炉排上开有把风腔与第一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第一燃烧室的另一端开有高温烟气出口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各炉排在第一燃烧室的径向方向上由多个排条组成,各排条在第一燃烧室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进风通道位于相邻排条之间的相对面上。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是沿着上下炉排的接触面在第一燃烧室的轴向移动的活动炉排。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第一燃烧室的壁面上位于燃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器。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所述一次燃烧装置,具有第一燃烧室,第一燃烧室一端设置有燃料通道,第一燃烧室下部有输送链排;输送链排包括驱动辊、支撑辊、多个链板铰接的链排;链排绕在驱动辊、支撑辊上;输送链排位于燃料通道下方;输送链排下部是风腔,各链板上开有把风腔与第一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最好,第一燃烧室壁面上位于燃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器。
本发明所述的二次燃烧装置,具有燃烧室,燃烧室后壁上设置有燃料通道,其燃烧室下部有形成阶梯状的至少两个炉排;最上面的炉排与燃烧室后壁接触并位于燃料通道下方;炉排下部是风腔,各炉排上开有把风腔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在燃烧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吹风管,吹风管的后端伸出燃烧室后壁并与补风腔相通;吹风管的管壁上设置与燃烧室相通的出风孔。
优选,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补风腔经吹风管上的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各炉排在左右方向上由多个排条组成,各排条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进风通道位于相邻排条之间的相对面上。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是沿着上下炉排的接触面前后移动的活动炉排。
上述的二次燃烧装置,燃烧室后壁上位于燃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光,未经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