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及其制备方法、车灯后盖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67161.7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丁荣华;王祺;陈卫红;宋海民;陈宇锋;薛小骏;吴志超;秦嫦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 地址: | 213165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湿气 后盖 微空间 体内 膨体聚四氟乙烯 微粒物质 涂层膜 可逆 车灯 筒体 吸湿 电热元件 端面焊接 快速加热 模切 排出 制备 潮湿空气环境 电子元件表面 镜面 部件装配 电气性能 凝露现象 筒体内部 灌装 结雾 通孔 雾水 吸收 光滑 填充 组装 | ||
1.一种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具有持续单向排出湿气的疏水疏油能力的膨体聚四氟乙烯涂层膜和可逆吸湿微粒物质,筒体的两侧端面均连接有持续单向排出湿气的疏水疏油能力的膨体聚四氟乙烯涂层膜,可逆吸湿微粒物质填充在筒体内部,可逆吸湿微粒物质中设有至少一个电热元件,电热元件提供热能使得可逆吸湿微粒物质在高温下工作,使该部件形成梯度分布的单向排湿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其特征在于,电热元件通过引出导线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电热元件的温度控制在0~15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其特征在于,电热元件包括电热膜、PTC热敏电阻或PTC陶瓷加热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其特征在于,电热元件布设于筒体内可逆吸湿微粒物质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可逆吸湿微粒物质为可逆干燥剂、膨润土、二氧化硅气凝胶、碳分子筛、碳气凝胶吸附剂和吸水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膨体聚四氟乙烯涂层膜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和具有吸湿传递水汽能力的涂层,所述涂层附着于聚四氟乙烯膜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部件与车灯或电器设备的通气或维修调试用辅助后盖结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准备组件所需零件,将膨体聚四氟乙烯涂层膜的模切制品与筒体一侧端面焊接连接,将电热元件组装在筒体内,再往筒体内灌装可逆吸湿微粒物质,最后在筒体另一侧端面焊接膨体聚四氟乙烯涂层膜的模切制品,即完成组件的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逆吸湿微粒物质是将可逆干燥剂、膨润土、二氧化硅气凝胶、碳分子筛、碳气凝胶吸附剂和吸水性树脂中多种有机组合配比或单一成份搅拌均匀形成不同价位和吸湿排湿能力的可逆吸湿微粒物质。
10.一种车灯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吸收小微空间内湿气可持续单向快速加热排出湿气的部件,该部件装配于带有若干通孔的后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1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手机支架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车用吸顶式灭菌空气净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