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6732.5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余同德;徐正中;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1;E04B1/66;E04B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内墙面 外墙面 装配式建筑 安装板 保温棉 钩槽部 加强筋 凸板 装配式墙体 保温效果 工作效率 交错设置 使用寿命 卡位槽 卡位杆 密封性 稳固性 槽口 底端 装配 挂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包括内墙面和外墙面,所述内墙面与外墙面之间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部交错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墙面与外墙面;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钩槽部,所述钩槽部的顶端开设有槽口;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所述墙体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凸板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装配式墙体密封性不足,且工作人员装配工作效率低,稳固性和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及性价比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墙体。
装配式建筑墙体是墙体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果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障,工地在噪音控制、扬尘处理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尤其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建筑工人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建造墙体的优势会越来越突出。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装配式建筑墙体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现有装配式墙体密封性不足,而且工作人员装配起来麻烦,工作人员装配时工作效率低,稳固性和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性价比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配式墙体密封性不足,且工作人员装配工作效率低,稳固性和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及性价比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包括设置于墙体本体内侧面的内墙面和设置于墙体本体外侧面的外墙面,所述内墙面与外墙面之间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内部交错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墙面与外墙面;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墙体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钩槽部,所述钩槽部的顶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与挂钩相匹配;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所述墙体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墙体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凸板与凹槽相匹配;所述凸板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卡位杆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墙体本体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内墙面和外墙面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两端与内墙面和外墙面的连接处设有紧固板。
优选的,所述挂钩的数量为2个,所述钩槽部的数量为2个,所述挂钩与钩槽部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卡位杆的数量为8个,所述卡位槽的数量为8个,所述卡位杆与卡位槽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了密封条和密封面,提高了装配式墙体的密封性,防止虫鼠进入,增强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墙体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卡位杆和卡位槽,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和钩槽,便于装配,提高了工作人员装配墙体的效率。
(3)本发明墙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增加内墙面和外墙面的稳固性。
(4)本发明加强筋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板,可以增加加强筋的拉力面积,保证墙体结构的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