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自动寻址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6331.X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华娟;朱建;余铿;曾国建;许海丽;吉祥;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刘兵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管理模块 电池管理系统 自动寻址装置 多路开关量 主控模块 开关量检测电路 输入多路开关 编码地址 多组开关 获取地址 检测输入 警报信息 自动编辑 自身地址 准确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寻址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属于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该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多个从控模块、高压管理模块和自动寻址装置,自动寻址装置包括:多个开关量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输入多个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的多路开关量,并根据多路开关量编码多个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的地址;多组开关量装置,用于向多个从控模块或高压管理模块输入多路开关量;主控模块用于:获取地址;判断地址是否出现异常;在判断地址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信息。该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对自身地址的自动编辑,降低了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编码地址的复杂程度,提升了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自动寻址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组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需要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管控。BMS一般分为主控模块、从控模块以及高压管理等模块,从控模块负责采集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并进行均衡和热管理等工作;高压管理模块负责电池组的绝缘监测以及高压部件控制等;主控模块通过CAN总线接收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发送电池信息,进行状态估计与故障诊断,对整个电池组及BMS进行管控。
从控模块在接入整个BMS系统时,需要对其模块地址进行编辑,否则会由于地址错误,导致从控模块传输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等信息错乱,对电池组的故障诊断与状态管理造成影响。当前对BMS从控模块的编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从控模块电路板上设置拨码开关,在从控模块接入前,设置不同拨码按键,以对其进行地址的设置;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上位机软件,设置从控模块的地址,这两种方式都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过程繁琐且可能出现人为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寻址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对自身地址的自动编辑,降低了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编码地址的复杂程度,提升了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寻址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多个从控模块、高压管理模块和自动寻址装置,自动寻址装置包括:多个开关量检测电路,分别设置在多个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中,用于检测输入多个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的多路开关量,并根据多路开关量编码多个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的地址;多组开关量装置,多组开关量装置中的一组开关量装置包括多路开关量装置,与多个开关量检测电路中的一个开关量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向多个从控模块或高压管理模块输入多路开关量;主控模块用于:获取地址;判断地址是否出现异常;在判断地址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信息。
可选地,多路开关量装置中的一路开关量装置为一路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一端与一个开关量检测电路连接,另一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或者接地。
可选地,多路开关量装置中的一路开关量装置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一端与一个开关量检测电路连接,另一端与主控模块连接。
可选地,地址出现异常包括地址冲突,判断地址是否出现冲突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两个以上的从控模块和/或高压管理模块的地址相同;
在判断存在两个以上的从控模块和/或高压管理模块的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信息。
可选地,地址出现异常还包括地址缺失,判断地址是否出现缺失具体包括:
检测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的电池组的电压;
判断电压是否等于预设电压;
判断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的地址是否连续;
在判断电压不等于预设电压或者从控模块和高压管理模块的地址不连续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3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