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矿山皮带运输的粉尘润湿粘结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6242.5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丁建飞;王钰颖;张国宝;王世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C08F251/00;C08F220/58;C08F220/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山 皮带 运输 粉尘 润湿 粘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皮带运输的粉尘润湿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其包括:5%‑10%的羟乙基纤维素、3%‑6%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10%的丙烯酸、0.7%‑1.4%的润湿剂、0.3%‑0.5%的渗透剂、0.2%‑0.5%的防冻剂、0.3%‑0.5%的缓蚀剂、0.1%‑0.3%的降粘剂、0.05%‑0.1%的引发剂、0.05%‑0.1%的交联剂,余量为水。本发明粉尘润湿粘结剂洒在煤的表面后,可以有效渗透在煤体之间,对粉尘进行有效的润湿、粘结,极大减少碰撞产尘;干燥时间短,干燥后能在煤的表面形成坚硬的固化层,使煤在皮带运输过程中不受风力的影响,可以有效抑制煤尘飞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防尘、抑尘的粘结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山皮带运输的粉尘润湿粘结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开采过程中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也严重超标。粉尘的存在会带来大量的危害:细小颗粒的粉尘会通过人的呼吸进入肺泡当中,长期处在粉尘环境中很容易得尘肺病;当大量粉尘充斥在一定空间时,一旦发生爆炸会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不仅会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以及工作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还可能会引起瓦斯爆炸,后果极其严重;细小颗粒的粉尘会进入仪器设备当中,加剧仪器零部件的磨损,影响仪器的精度;另外粉尘充斥在空间当中会影响视线,导致工作人员发生误操作等后果。
目前,主要针对综掘、综采等产尘量极其明显的工作位置进行降尘研究,对煤矿生产中因皮带运输产生的粉尘研究较少。皮带运输由于其具备省力、经济、快速安装以及运输效率高的特点,非常适合煤矿开采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不管是井工开采还是露天开采的煤矿都大量使用皮带运输。在皮带运煤过程中,在皮带转载点、运煤入仓过程中,煤与煤之间不可避免的会碰撞产生粉尘,受井下风流和露天环境下自然风的影响,碰撞产生的粉尘或受风力吹起的粉尘会四处飞扬,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污染环境,还会对矿工和矿区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皮带运输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的防治是煤矿生产安全研究的一项重点内容。
现在针对皮带运输产尘最主要的措施是喷水和设除尘器,但由于水对于煤的润湿性效果差、作用时间短,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除尘器噪声大、除尘效果差、使用不方便,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化学抑尘是对粉尘防治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如今化学抑尘的技术比较单一,例如复配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喷雾降尘系统中来提高对煤尘的润湿能力;采用具有粘结效果的材料对粉尘进行粘结。两种技术抑尘的方式、应用的工作位置也不同,但针对皮带运输过程中由碰撞、风力产生的粉尘,需要即润湿又粘结的抑尘剂才能满足防尘的要求,所以功能效果单一的抑尘剂无法达到煤矿皮带运输防尘的要求,且由于材料本身的原因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山皮带运输的粉尘润湿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大幅度捕捉皮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降低降尘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矿山皮带运输的粉尘润湿粘结剂,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5%-10%的羟乙基纤维素、3%-6%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10%的丙烯酸、0.7%-1.4%的润湿剂、0.3%-0.5%的渗透剂、0.2%-0.5%的防冻剂、0.3%-0.5%的缓蚀剂、0.1%-0.3%的降粘剂、0.05%-0.1%的引发剂、0.05%-0.1%的交联剂,余量为水。
所述的粉尘润湿粘结剂,其中,上述羟乙基纤维素由棉短绒或低粕浆制得;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所述的粉尘润湿粘结剂,其中,上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防冻剂为氯化钙;缓蚀剂为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降粘剂为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抗凝冰剂
- 下一篇:一种定型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