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阈下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潜意识健康理疗舱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66212.4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廖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东升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16H20/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结构 信息处理 理疗 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领域 按类别分类 数据库管理 标识对象 对象操作 记录格式 描述对象 数据存储 数据实体 物理结构 信息数据 原子对象 可变的 链结构 有向图 元模型 可变 多层 联接 存储 并用 指针 健康 侧面 传递 继承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阈下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潜意识健康理疗舱,以提供便捷可靠的数据库管理,为建立阈下信息数据的使用工具提供形式化基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对象元模型的数据库,其采用有向图来描述对象、并用数值来标识对象结构的每一个节点,在进行对象操作时,对数据实体的操作发生在原子对象元中,且每一类的操作继承超类并传递到原子类;在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时,采用长度和属性数可变的记录格式存储,格式中包括固定长度部分和可变长度部分;以及采用框架结构描述各种对象及相互关系并采用多层链结构来实现框架的物理结构,框架结构由一组表示实体各个侧面的槽组成,对象之间按类别分类,并以指针联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阈下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潜意识健康理疗舱。
背景技术
1957年,维卡里在新泽西的一家电影院做投影实验,使用了一种特别的投影机,每隔5秒钟就将写有“吃爆米花”和“喝可口可乐”的阈下信息与电影信息投放到同一电影银幕上,每则信息在银幕上闪烁的时间只有1/3000秒。测试结果表明:爆米花的销售因此增加了57.5%,而可口可乐的销售增长了18.1%。尽管这次实验备受争议,但它还是引起了人们对阈下信息技术的关注。
阈下信息技术是指设计、制作、传播、接受、处理与控制阈下信息,以刺激人的阈下反应,试图影响人的态度倾向与行动选择的技术。它是一种潜意识诉求技术,即通过提供不易被人类意识察觉的信息达到说服的目的。人的意识分为显意识与潜意识,各自都具有其独立性。任何一个人都同时拥有显意识与潜意识。显意识一般是指外在的通过五官感受来理性分析的心理活动,而潜意识就是我们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阈下信息正是通过作用于人的潜意识,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阈下信息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通过阈下说服来实现的。阈下说服是指通过阈下刺激或者阈下信息的呈现,引导个体采用某种观点、态度或者行为的过程。实现阈下说服的心理机理主要可分为“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和“激活扩散”两种理论。
(1)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理论
评价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将一个对象,同一个负性或者是正性效价的刺激配对,这个对象最终会获得相同的负性或是正性的效价。
(2)激活扩散理论
激活扩散理论认为人类存储在记忆之中的知识结构(如图式,模式,特征等)能够被自动地激活,并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改变人的行为。例如,“成功,获胜,竞争”等词能够激活人们“想要表现得更好”的目标,一旦该目标被激活后,它就能够有效地运行,并从那一刻起引导人们与目标相关的认知活动,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
阈下信息为什么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即隐藏在心理背后的脑机制是什么呢?
功能磁共振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为阈下信息影响脑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在没有目标刺激的情况下,单纯地向被试进行阈下刺激,即被试完全不能觉察到有任何有意义的刺激信息的情况下,大脑梭状回、左颞上沟等区域的神经活动仍然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如果目标刺激存在,目标刺激和阈下刺激交替出现,即被试可以觉察到有意义的刺激信息的情况下,大脑的杏仁核、海马、前扣带回、岛叶和初级视觉皮层等区域的神经活动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
阈下信息的心理和生理影响机理都表明:阈下信息虽然不可感知,但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工和表征,这种加工和表征是阈下信息影响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阈下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潜意识健康理疗舱,以应用于支持阈下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平台提供便捷可靠的数据库管理,为建立阈下信息数据的使用工具(如查询检索工具等)提供形式化基础。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阈下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东升,未经廖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