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6131.4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2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小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地 水稻秆 改良 改性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 丙烯酸 预处理 盐碱地改良剂 乙二胺四乙酸 盐碱地植物 木炭粉末 植株 腐殖酸 膨润土 稀碱法 有效地 插层 混入 接枝 成活率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稀碱法预处理水稻秆,然后接枝丙烯酸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得到改性水稻秆,再以乙二胺四乙酸插层膨润土并混入改性水稻秆、木炭粉末和腐殖酸得到盐碱地改良剂,并用于改良盐碱地,然后种植植株。本发明能够长期有效地改良盐碱地,提高盐碱地植物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盐碱地的处理方法一般包括排盐法和压盐法等,但它们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排盐法是靠使用大量的淡水对盐碱地进行长期冲洗而使盐碱地表面的含盐量降低,压盐法是利用自然降水或人工大水灌溉,促使部分盐碱沿着土壤的孔隙、裂缝等向下渗透,将表层土壤的盐分随水带到底层。上述方法虽然能够使盐碱地表层的含盐量降低,但不能够保持长久,而且需要大量的水源。
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发一种用水量小并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及盐碱地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本发明能够长期有效地改良盐碱地,提高盐碱地植物的成活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杆晒干后粉碎,然后以氢氧化钠溶液煮1~1.5h,然后过滤、烘干后再次粉碎,得到预处理水稻杆;
S2.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预处理水稻杆加入500份水中,然后加入4~6份丙烯酸、1.8~2.3份氨基三亚甲基膦酸混合均匀,然后加入0.024~0.032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将水温加热到55~58℃,在搅拌状态下反应70~90min,反应结束后干燥粉碎得到改性水稻杆;
S3.按重量份数计,将200份膨润土加入1000份水中,然后在加入10~15份乙二胺四乙酸,然后在200~400rpm的转速下搅拌超声30~40min,然后加入50份木炭粉末、4~8份腐殖酸、80~140份改性水稻杆混合均匀,得到盐碱地改良剂;
S4.将盐碱地表层70~90cm的土崛起,取一半的崛起后的土与第一部分盐碱地改良剂混合,然后重新填入盐碱地中,再铺上第二部分盐碱地改良剂,最后铺上种植土直至与原地表高度相等。
所述第一部分盐碱地改良剂与崛起后的土的质量的比例为1:30~40;所述第二部分盐碱地改良剂与第一部分盐碱地改良剂的质量比为1:1.8~2.4。
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4%。
所述改性水稻杆的长度不大于3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固体废弃物水稻秆为原料,对水稻秆先以碱液去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得到纤维素含量高的组织,然后再接枝丙烯酸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水稻秆来源广且可生物分解,生物相容性好,以水稻秆为基体制备盐碱地改良剂能降低改性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纤维素具有一定吸附性,能够吸附盐碱地中的盐类,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后,丙烯酸引入大量的亲水基团,且纤维素接入聚丙烯酸分子链后结构使得纤维素的侧链体积增大,形成更大的网络结构,因此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素的吸附能力和保水能力,同时聚丙烯酸能够与重金属发生络合,达到固定金属离子的效果,保水能力能够使得改良剂接触的重金属盐离子与水分子充分接触,从而更快地水解成离子形态,离子态的重金属离子再与盐碱地改良剂发生络合,达到加速固定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具有良好的阻垢能力,能够与钙、镁等离子形成螯合物,避免土壤板结,稳定水质,改性水稻秆能够有效吸附固定盐类阳离子,从而改良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小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小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