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车辆驾驶性标定测试油门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65957.9 | 申请日: | 201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青;方维;李佃鹏;李伟;王开国;刘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车辆 驾驶 标定 测试 油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一种自动变速器车辆驾驶性标定测试油门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判断油门踏板是否被操作、刹车踏板是否被操作、车辆是否达到预设车速以及外部开关是否被开启,当油门踏板被操作、刹车踏板被操作、车辆达到预设车速及外部开关未被开启中的任意一个条件达成时,控制以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模式控制油门开度,否则接收油门开度指令,并将油门开度指令转换成油门开度需求值,再根据该油门开度需求值自动控制油门开度。通过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车辆驾驶性标定测试油门控制方法和系统,可精确地控制油门开度,实现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的TCU整车标定测试,同时可自动切换至正常的驾驶状态,保证了复杂路况下的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车辆驾驶性标定测试油门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出于成本、可靠性及技术实现难度的考虑,很多压力、扭矩、温度及位置传感器无法在整车或动力总成中布置,使得很多关键控制系统无法完全做到闭环控制,目前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即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内部使用的大部分控制参数都需要标定工程师根据整车驾驶性目标对其进行在线调整,即TCU整车标定。
在TCU整车驾驶性标定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不同定油门的驾驶工况的驾驶性进行标定测试。目前对于不同定油门的驾驶工况操作基本上都是通过标定工程师的驾驶经验来达到油门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这对于驾驶员的要求极严格,在驾驶性标定过程中标定工程师在驾驶过程中同时还需要兼顾驾驶性主观评价,为了保证定油门精度和稳定性使得标定工程师易造成评价分析的不准确。目前,对于油门控制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设计特定的油门位置控制装置安装在油门踏板上,通过拉索和固定杆对油门踏板行程进行固定从而得到不同的油门开度;第二种是通过电子油门信号发生器对油门踏板电压信号进行精确控制,进而得到所需的油门开度。然而,这两种方式均不能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变化实时切换至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方式,因此仅可用于在台架上的车辆测试验证中的油门开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车辆驾驶性标定测试油门控制方法及系统,使得在标定测试的驾驶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定工程师的需求对油门进行精确控制,且能保证标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自动变速器车辆驾驶性标定测试油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油门踏板是否被操作、刹车踏板是否被操作、车辆是否达到预设车速以及外部开关是否被开启,当油门踏板被操作、刹车踏板被操作、车辆达到预设车速及外部开关未被开启中的任意一个条件达成时,控制以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模式控制油门开度,否则接收油门开度指令,并将油门开度指令转换成油门开度需求值,再根据该油门开度需求值自动控制油门开度。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油门踏板是否被操作、刹车踏板是否被操作、车辆是否达到预设车速以及外部开关是否被开启,当油门踏板被操作、刹车踏板被操作、车辆达到预设车速及外部开关未被开启中的任意一个条件达成时,控制以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模式控制油门开度,否则接收油门开度指令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油门踏板是否被操作,如果是,控制以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方式控制油门开度,如果否,判断刹车踏板是否被操作;
如果刹车踏板被操作,控制以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方式控制油门开度,如果否,判断车辆是否达到预设速度;
如果判断车辆达到预设速度,控制以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方式控制油门开度,如果否,判断外部开关是否开启;
如果外部开关未开启,控制以车辆油门踏板控制油门开度方式控制油门开度,如果外部开关开启,接收油门开度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油门开度指令为语音输入信号,所述接收油门开度指令的步骤具体为:检测是否有语音输入,如果是,识别语音输入,并将油门开度指令转换成油门开度需求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