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hadowsocks流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5176.X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4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邹福泰;朱宸;熊瑶庭;李林森;吴越;齐开悦;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6;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shadowsocks 流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hadowsocks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抓包工具获取shadowsocks与普通流量;
步骤2、从双方TCP链接的发起到结束作为一个流,把2GB的流量拆分开来,便于进行数据的提取和标注;
步骤3、提取TCP流的有效载荷,并拼接在一起,提取为十进制数,作为训练数据参数;
步骤4、对每个TCP流判断是否为shadowsocks流量,并进行数据标注,作为训练数据的结果;
步骤5、将标注好的训练数据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输入,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出最终的计算模型;
步骤6、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实时网络流进行判定,预测是否为shadowsocks流量;
其中,步骤3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将获得每个流的实际传输内容,即有效载荷,取前1024位十六进制位;
步骤3-2、以两位16进制数为单位将流数据转化为512个0到255的十进制数,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输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hadowsocks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shadowsocks流量和普通流量均大于1G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hadowsocks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shadowsocks将网络请求传输到本地服务器;
步骤1-2、经由加密后通过TCP连接与服务端进行通信,捕获到的shadowsocks流量是各个加密后的TCP流的集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hadowsocks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标注是用0代表非shadowsocks流量,用1代表shadowsocks流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hadowsocks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hadowsocks的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利用TCP流进行传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hadowsocks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hadowsocks流量采取不同的加密-解密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1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