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硅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4383.3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7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傅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潜川动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材料 硅基材料 纳米复合 富勒烯 锂电池 点状 硅碳 耐磨性 硅纳米线 真空溅射 储能量 高容量 纳米硅 纳米线 纳米钛 碳复合 重量份 制备 膨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硅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纳米线60‑80份、纳米钛10‑25份、碳80‑85份;所述负极材料的表面通过真空溅射方法设有若干个点状富勒烯。本发明通过其表面的点状富勒烯增大耐磨性;利用硅基材料的高容量特点增大储能量,且通过将纳米硅制成纳米线与碳复合,更好的抑制硅基材料的膨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硅碳纳米复合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铅酸、镍镉、镍氢等传统的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 压高、体积小、质量轻、容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以及自放电 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锂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负极材料均是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人造 石墨以及MCMB(中间相炭微球)等。这些碳负极具有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稳 定,循环性能好等优点。但是,石墨材料的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难以 满足人们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的追求,尤其是电动汽车对高性能锂电池的 需要,迫切要求开发具有高容量密度的负极材料;且现有的负极材料耐磨 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锂电池硅碳纳米复 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耐磨性好,利用硅基材料的高容量特 点增大储能量,且通过将纳米硅制成纳米线与碳复合,更好的抑制硅基材 料的膨胀。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锂电池硅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硅纳米线60-80份、纳米钛10-25份、碳80-85份;
所述负极材料的表面通过真空溅射方法设有若干个点状富勒烯或石墨 烯。
一种锂电池硅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分散:将硅纳米线、纳米钛、分散剂、碳源和催化剂分散于溶剂中, 超声0.5~2h,得到混合浆料,催化剂用量为纳米硅质量的0.8%~3%,分 散剂用量为纳米硅质量的0.7%~2%;
步骤二:
研磨:将混合浆料使用砂磨机研磨2~3h,研磨速度为1000~2000 r/min,然后加入溶剂调节混合浆料的固体质量含量至5~40%;
步骤三:
干燥:将研磨过的混合浆料使用喷雾干燥机干燥成粉,喷雾干燥进风 温度为150~300℃,出风温度为100~150℃,恒流泵转度50~100 r/min;
步骤四:
微波加热:将步骤三得到的粉体移至压力为2~45mPa高压反应釜中, 然后将反应釜放置在功率为600~2000w的微波炉中,加热10~600s,冷 却至室温,得到所述负极材料;
步骤五
真空溅射:在步骤四制成的负极材料表面溅射若干个点状的富勒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石墨或蔗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催化剂为硝酸镍、硫酸镍、硝酸 铁或二茂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和四 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 烯亚胺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有效利用硅基材料的高容量特点,容量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潜川动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潜川动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4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