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合装置及使用该贴合装置的元件贴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3924.0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2 | 分类号: | B29C6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装置 使用 元件 方法 | ||
一种贴合装置,包括:上盖;上压头,可活动地设置于该上盖内,用于固定一第一待贴合元件;下平台,用于与该上盖配合形成一第一容置腔;下压头,设置于该下平台上并在下平台与上盖配合形成该第一容置腔时位于该第一容置腔内,该下压头与该下平台配合形成一第二容置腔,该下压头包括一与该上压头相对设置的下载台,该下载台用于承载一第二待贴合元件,该下载台上开设有贯通该下载台的真空孔;内载台,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腔内,该内载台上设置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用于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真空状态相同时封堵所述真空孔。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贴合装置的元件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使用该贴合装置进行元件贴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触控屏幕的用途已越来越广,从常见的提款机、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到工业用的触控电脑等等。被广泛应用的触控屏幕往往需要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然而传统的贴合工艺存在明显且难以克服的缺陷。
传统结构中,触控薄膜的贴合需要使用真空贴合机台完成,放置于真空贴合机台的载台上的触控薄膜通过真空孔产生的负压被吸附,触控薄膜为柔性材料,真空孔处产生的真空负压极易使触控薄膜产生一种类似“水波,纹”的形变,这种形变在贴合完成之后难以被消除触控薄膜的形变会使得视觉效果不均匀,对显示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上盖;上压头,可活动地设置于该上盖内,用于固定一第一待贴合元件;下平台,用于与该上盖配合形成一第一容置腔;下压头,设置于该下平台上并在下平台与上盖配合形成该第一容置腔时位于该第一容置腔内,该下压头与该下平台配合形成一第二容置腔,该下压头包括一与该上压头相对设置的下载台,该下载台用于承载一第二待贴合元件,该下载台上开设有贯通该下载台的真空孔;内载台,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容置腔内,该内载台上设置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用于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真空状态相同时封堵所述真空孔。
还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的贴合装置的元件贴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第一待贴合元件和一第二待贴合元件,将所述第一待贴合元件和所述第二待贴合元件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压头及所述下载台上,使所述第一待贴合元件和所述第二待贴合元件相对放置,其中所述第二待贴合元件通过真空吸附方式固定于所述下载台上,所述第二容置腔保持一第一真空状态;使所述上盖及所述下平台扣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并使所述第一待贴合元件及所述第二待贴合元件正对且间隔设置;对第一容置腔抽真空,使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内部压强趋于相同,在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压强相同之前,使所述密封柱封堵所有真空孔,持续对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抽真空使二者共同达到第二真空状态的过程与所述密封柱封堵所述真空孔的过程同步完成;移动上载台和/或下载台使第一待贴合元件与第二待贴合元件贴合在一起。
上述贴合装置包括该内载台,使用该贴合装置进行元件贴合时,通过控制内载台的移动,使得位于内载台上的密封柱在合适的时间嵌入真空孔中,可以有效消除“水波纹”形变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进行元件贴合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进行元件贴合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进行元件贴合时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贴合工件时第一待贴合元件与第二待贴合元件贴合在一起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进行元件贴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3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膜机贴膜释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背板的贴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