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3647.3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郑颐;王昭诚;葛宁;曹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博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调制 符号块 调制符号序列 处理电路 转换 预处理操作 电子设备 降维 逆过程 耦合的 配置 传输 通信 | ||
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预处理操作,该预处理操作包括: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升维转换成为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利用使得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中的各个符号彼此耦合的第一变换,将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变换为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以及对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进行降维转换成为第二一维调制符号序列,其中降维转换是升维转换的逆过程。该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传输第二一维调制符号序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并且具体而言,涉及在高速移动场景中具有改进的性能的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具有日益拓展的应用场景,并且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诸如飞机、高铁和卫星通信等高速移动场景。在这种高速移动场景中,物理信道具有快速时变的特性,快速时变的物理信道所带来的多普勒效应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在现有的大部分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是针对下行传输所采用的主要调制方案,其采用事先分配好的多个频域子载波来传送一组复调制符号(complex modulationsymbol)。然而,多个频域子载波的使用使得OFDM系统对于多普勒频偏十分敏感。因此,快速时变的物理信道所带来的强多普勒效应将使得OFDM系统的性能严重恶化,误码率大幅升高。这限制了OFDM系统在高速移动场景中的应用。
为了对抗快速时变的物理信道的强多普勒效应,已经提出了一些新的调制和多址接入技术,例如正交时间频率空间调制(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modulation,OTFS)。OTFS调制通过对多个OFDM符号间隔内的多组复调制符号进行处理来获得对抗多普勒频偏的分集增益。然而,OTFS调制要求对多个OFDM符号间隔内的全部复调制符号进行联合处理,这不仅带来了高额的计算开销,还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内生性系统延时。OTFS调制/解调的高复杂度以及内生性系统延时使得它不适于在实际系统例如手持移动设备上实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场景的改进的通信方法和电子设备,其能够有效地应对高速移动场景中的时变多普勒效应,同时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和系统延时,便于在实际系统中实现。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预处理操作。该预处理操作包括: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升维转换成为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利用使得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中的各个符号彼此耦合的第一变换,将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变换为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以及对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进行降维转换成为第二一维调制符号序列,其中降维转换是升维转换的逆过程。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传输第二一维调制符号序列。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以及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后处理操作。该后处理操作包括: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升维转换成为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利用使得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中的各个符号彼此耦合的第一变换,将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变换为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以及对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进行降维转换成为第二一维调制符号序列,其中降维转换是升维转换的逆过程。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预处理操作,其中该预处理操作包括:对第一一维调制符号序列进行升维转换成为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利用使得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中的各个符号彼此耦合的第一变换,将第一多维调制符号块变换为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以及对第二多维调制符号块进行降维转换成为第二一维调制符号序列,其中降维转换是升维转换的逆过程。该通信方法还包括传输第二一维调制符号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3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