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色荧光标记样本的塑性包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62968.1 | 申请日: | 201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龚辉;李向宁;任淼;田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G01N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埋 生物样本 预处理 样本 多色荧光标记 树脂溶液 梯度渗透 放入 标记样本 树脂渗透 颜色荧光 荧光标记 树脂包 加热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色荧光标记样本塑性包埋方法,包括:将生物样本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生物样本依次放入不同质量浓度的SBB和DTT的树脂溶液中进行梯度渗透,每个浓度0.5‑3小时,随后再次放入新鲜的加入SBB和DTT的树脂溶液中继续渗透6‑12小时;用树脂渗透液对所述经梯度渗透后的生物样本进行包埋、加热后得到包埋的荧光标记样本。本发明提供的包埋方法适用于多种树脂包埋,同时能适用于多种颜色荧光标记样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色荧光标记样本塑性包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荧光标记技术,能在一个样本上同时标记出各种信息,对深入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的树脂包埋方法,采用纯树脂或者溶解SBB的树脂样本渗透包埋荧光生物组织,可获得背景荧光减少的样品,它的不足之处在于:这种包埋方法只适用于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生物组织,不适用于其他荧光(例如红色荧光蛋白、各种荧光素类探针等)标记,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例如图1所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多种颜色荧光标记样本的包埋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多色荧光标记样本塑性包埋方法,包括:
将生物样本进行预处理;
将预处理后的生物样本依次放入0.5-0.7wt%DTT的梯度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渗透,每个浓度0.5-3小时,随后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树脂溶液中继续渗透6-12小时,所述不同浓度的树脂溶液包括0.1-0.2wt%的SBB和0.7-1wt%的DTT;
用树脂渗透液对所述经梯度渗透后的生物样本进行包埋、加热后得到包埋的荧光标记样本。
优选的,所述对生物样本进行预处理包括:
将生物样本在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12-24小时;
将固定后的生物样本在漂洗液中漂洗6-12小时;
将所述漂洗后的生物样本依次放入冰水预冷却的50%、70%和95%或100%乙醇溶液中进行梯度脱水,每次5分钟到2小时。
优选的,所述不同浓度的树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60%、60%~70%、70~90%和90%~100%。
优选的,所述不同浓度的树脂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0%、70%、85%和100%。
优选的,所述梯度浓度酒精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0%、70%、85%和100%。
优选的,所述用树脂渗透液对所述经梯度渗透后的生物样本进行包埋具体为:
将梯度渗透后的生物样本放置于包埋模具中,随后在模具中充满树脂渗透液。
优选的,所述树脂渗透液和树脂溶液中的树脂具体为GMA树脂。
优选的,加热后得到包埋的荧光标记样本具体为:
将所述填充后的模具在35℃-40℃下加热12到24小时。
优选的,所述树脂溶液的溶剂为95%乙醇。
优选的,所述生物样本选自可发射荧光的动物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2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