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鲤鱼专用钓饵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61955.2 | 申请日: | 201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尹德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德发 |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鲤鱼 香精 二甲基 木糖醇 丙酸 放入 胶基 噻亭 红薯 纯净水 饵料 淀粉 垂钓 搅拌机 鱼饵 垂钓过程 吸入口 中鱼率 吸入 张口 取出 挂钩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鲤鱼专用钓饵,包括胶基25%、木糖醇20~30%、淀20~40%粉、红薯香精2~10%以及二甲基‑β‑丙酸噻亭05~2%。所述的胶基35g,木糖醇28g,淀粉28g,红薯香精2.8g,二甲基‑β‑丙酸噻亭0.7g,所述的胶基、木糖醇、淀粉、红薯香精以及二甲基‑β‑丙酸噻亭放入搅拌机中搅拌,钓饵在搅拌过程中先放入10ml纯净水,2S放完,30秒后继续放入4~5ml水,继续搅拌,饵料混合纯净水搅拌5分钟取出。使用本发明不仅在形状上进行改进而且在垂钓过程中鲤鱼在吃饵时,是张口将饵料吸入口中,这个过程是饵动,而不是鱼动,钓饵的直径只有6mm;由于本鱼饵易吸入,挂钩牢固,跑鱼大幅减少,大大提高了垂钓鲤鱼的中鱼率,提高了垂钓鲤鱼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饵,具体是一种鲤鱼专用钓饵。
背景技术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
目前,人们在钓捕鲤鱼时,大部分的钓鱼者都是采用较为传统的钓饵,如蚯蚓、红虫、青虾等,以此来获得更多的鱼,由于大部分钓鲤鱼的爱好者都是采用的传统钓饵,加之钓鱼者经验不足及对打窝,钓饵的合理配制缺少一定的配制经验,又对鲤鱼的生理生活习性、活动规律、采食习性及条件反射等方面了解较少,加之配制的打窝饵与钓饵又缺少一定的特殊香味,所以在钓捕鲤鱼时效果不佳。还有一些自制饵料但是传统自制钓饵由于抛竿惯性易裂开,甚至直接脱钩;提竿较用力或者中鱼时,皮筋颗粒容易脱钩,影响垂钓效率,爆连珠挂钩极易碎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鲤鱼专用钓饵,包括胶基25%、木糖醇20~30%、淀20~40%粉、红薯香精2~10%以及二甲基-β-丙酸噻亭0.5~2%。
作为改进,所述的胶基35g,木糖醇28g,淀粉28g,红薯香精2.8g,二甲基-β-丙酸噻亭0.7g。
作为改进,所述的胶基、木糖醇、淀粉、红薯香精以及二甲基-β-丙酸噻亭放入搅拌机中搅拌,钓饵在搅拌过程中先放入10ml纯净水,2S放完,30秒后继续放入4~5ml水,继续搅拌,饵料混合纯净水搅拌5分钟取出。
传统垂钓者喜欢使用搓饵、皮筋颗粒、爆连珠垂钓,然后他们有着如下缺点;
搓饵:
1.由于抛竿惯性,易裂开,甚至直接脱钩;
2.与水面撞击,易变形甚至脱钩;
3.搓饵较为沉重,不便于鲤鱼的吸入;
皮筋颗粒:
1.皮筋颗粒挂钩后,与鱼钩一起呈较大不规则面积形状,鲤鱼吸入时,容易挡口;
2.挂颗粒的鱼钩刺鱼时,经常会刺得很薄,容易跑鱼;
3.提竿较用力或者中鱼时,皮筋颗粒容易脱钩,影响垂钓效率;
爆连珠:
1.挂钩极易碎裂;
2.需要频繁更换,影响垂钓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德发,未经尹德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作鱼漂的泡沫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便于野外安装的垂钓坐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