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1896.9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众集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58;C22C38/06;C22C38/44;C22C38/46;C22C33/04;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轻质材料 耐磨 制备 质量百分比 混合稀土 模拟仿真 山体滑坡 应用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及方法,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该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90%~1.50%;Si:0.30%~1.00%;Mn:10%~20%;Al:1%~6%;Mo:1.0%~5.0%;Cr:1.0%~3.0%;Ni:0.25%~0.40%;V:0.28%~0.35%;混合稀土:0.1%~0.6%;P:0~0.07%;S:0~0.04%;Fe:65%~75%。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仿真泥石流的耐磨轻质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可应用于模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模拟仿真等体验性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及方法,尤其涉及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泥石流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在西北与西南地区,每年因泥石流造成是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均很大,且泥石流的危害具有“来势凶猛、影响深远”之特点。多年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现在仍然是减灾防灾研究的热门话题。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影响泥石流强度的因素较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流量对泥石流成灾程度的影响最为主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泥石流的数值模拟能模拟泥石流流动部分的真实移动位置等,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员的转移、躲避泥石流等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很好的预见性作用,但是数值模拟和现实仿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一些泥石流仿真模拟的体验性设施,仍然缺少合适的仿真泥石流材料,不利于进行实体实验,从而不能全面的掌握泥石流的移动规律等,为研究带来阻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及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该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90%~1.50%;Si:0.30%~1.00%;Mn:10%~20%;Al:1.0%~6.0%;Mo:1.0%~5.0%;Cr:1.0%~3.0%;Ni:0.25%~0.40%;V:0.28%~0.35%;混合稀土:0.10%~0.60%;P:0~0.07%;S:0~0.04%;Fe:65%~75%。
混合稀土的成分为La、Ce,按质量百分比为:La:28%;Ce:72%。
用于仿真泥石流的新型耐磨轻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当钢水温度至1500~1650℃时加入Al,出钢前15min将已经过变质处理并且预热的混合稀土、V、Ni加入钢液中进行改性,然后吹氩气搅拌、除渣;在1500~1520℃将钢液倒入钢包中,准备浇铸;
步骤二:当温度降至1410~1470℃时,浇注入金属模具型腔中,浇铸采用低温快浇工艺,并且控制冒口结膜时间为0~5S;
步骤三:使用电炉对铸件进行热处理:以40~60℃/h的加热速度从常温加热到625~675℃,保温2~8h;然后提高加热速度到140~150℃/h,直至水韧温度达到1050~1080℃为止,保温3~5h;保温后迅速将铸件从炉中投入水中,应保证铸件入水前的温度在960℃以上,从打开炉门到铸件入水的时间要小于30S,水温保持在30℃以下,处理后水温<60℃,以保证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要达到30℃/S;水韧处理后根据铸件的要求及复杂程度进行回火,回火温度控制在250~500℃,之后取出空冷;
水韧处理保温时间:T=0.016δ{1.27[ω(C)+ω(Si)]};
其中,T为保温时间,δ为外铸件主体或最大壁厚,ω(C),ω(Si)为C、Si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众集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易众集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用中碳中铬合金钢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