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1628.7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涛;陶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通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28 | 分类号: | A61K36/428;A61K131/00;A61K36/21;A61K36/482;A61K36/185;A61K36/534;A61K36/235;A61K36/282;A61K36/54;A61K36/9066;A61K36/7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瓜蒌子 酶解 发酵 果肉 翻炒 清膏 过滤 蔗糖水溶液 加水煎煮 麦饭石锅 乙酸乙酯 蒸除乙酸 种子分离 种子浸泡 自然晾干 保质期 复合酶 决明子 青葙子 芙蓉花 采收 杆菌 瓜蒌 果皮 滤渣 铺洒 切开 洗净 乙酯 加工 浸泡 取出 | ||
1.一种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采收的瓜蒌对半切开后,剥去果皮,将果肉与种子浸泡于蔗糖水溶液中,浸泡后将果肉与种子分离,得到瓜蒌子;
S2、向瓜蒌子中加入水,加入复合酶,搅拌酶解,得到酶解瓜蒌子;
S3、将青葙子、决明子、芙蓉花洗净,粉碎,加水煎煮,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乙酸乙酯,静置,过滤,将滤液蒸除乙酸乙酯后与滤渣混合均匀,加入酶解瓜蒌子和优杆菌,发酵,得到发酵瓜蒌子;
S4、将发酵瓜蒌子置于麦饭石锅中,翻炒,将炒液均匀铺洒在瓜蒌子上,接着持续翻炒,将瓜蒌子取出,自然晾干即可;
所述炒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薄荷、茴香、艾叶、肉桂、郁金、花椒粉粹后混合得混合物,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过滤,得到炒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蔗糖水溶液的浓度为25-36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浸泡的时间为9-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向瓜蒌子中加入瓜蒌子重量5-6倍量的水,加入复合酶,于45-50℃下搅拌酶解3-4.5h,得到酶解瓜蒌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复合酶包括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果胶酶,且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0-13:5-9: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将1-1.5重量份的青葙子、1-1.6重量份的决明子、0.8-1.3重量份的芙蓉花洗净,粉碎至80-100目,加适量水煎煮1-1.5h,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适量乙酸乙酯,静置3-5h,过滤,将滤液蒸除乙酸乙酯后与滤渣混合均匀,加入10-25重量份的酶解瓜蒌子和2-5重量份的优杆菌,于30-50℃下发酵2-4d,得到发酵瓜蒌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将发酵瓜蒌子置于麦饭石锅中,并使麦饭石锅的温度维持在110-120℃,翻炒5-10min后,将炒液均匀铺洒在瓜蒌子上,接着持续翻炒40-50min,将瓜蒌子取出,自然晾干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炒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薄荷、茴香、艾叶、肉桂、郁金、花椒粉粹后混合得混合物,加入混合物重量1-2倍量浓度为20-40wt%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6h,过滤,得到炒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瓜蒌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薄荷、茴香、艾叶、肉桂、郁金、花椒的重量比为3-4:2-4:3-5:2-3:1-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通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通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6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