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用全工况试验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60650.X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生;王海彬;卢永刚;王秀礼;陈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泵 试验 试验泵 水路控制阀 全工况 泵用 流量计 工装技术领域 气路控制阀 气液混合器 气液两相流 工作效率 管路系统 汽蚀性能 台本发明 空压机 全特性 试验台 外特性 稳压罐 真空泵 水箱 拆装 启闭 气罐 工作量 | ||
本发明属于实验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泵用全工况试验台,包括试验泵、辅助泵、水箱、气罐、稳压罐、流量计、真空泵、空压机、气液混合器、气路控制阀Ⅰ~Ⅲ、水路控制阀Ⅳ~Ⅹ及其管路;仅使用一台试验泵和一台辅助泵及相关管路系统,通过调整辅助泵和水路控制阀Ⅳ~Ⅹ的启闭就可完成泵的外特性试验、全特性试验、气液两相流试验、汽蚀性能试验等试验,且过程中无需试验泵和辅助泵的拆装,减少了工作量,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用全工况试验台。
背景技术
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成液体能量的机械。泵的性能试验主要包括泵的外特性试验、全特性试验、气液两相流试验和汽蚀性能试验等。现有的试验台通常能够完成上述一项或几项试验,如需进行其他试验时通常需要对管路进行改装;另外有些试验台对试验装置的要求较高,进行一项试验时需要两台甚至更多的泵装置辅助进行。以泵的全特性试验台为例,该试验台包括两台辅助泵、一台试验泵及其相关管路,为了进行试验泵的正转逆流试验,要求一台辅助泵的扬程远远大于试验泵的扬程;在进行逆流试验时,有时还需将辅助泵进出口进行对调,增加了工作量且效率低下。由此可见,现有试验台仍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泵用全工况试验台,仅使用一台试验泵和一台辅助泵及相关管路系统,通过调整辅助泵和水路控制阀Ⅳ~Ⅹ的启闭就可完成泵的外特性试验、全特性试验、气液两相流试验、汽蚀性能试验等试验,且过程中无需试验泵和辅助泵的拆装。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用全工况试验台,包括试验泵、辅助泵、水箱、气罐、稳压罐、流量计、真空泵、空压机、气液混合器、气路控制阀Ⅰ~Ⅲ、水路控制阀Ⅳ~Ⅹ及其管路,所述试验台通过调整辅助泵和水路控制阀Ⅳ~Ⅹ的启闭且无需试验泵和辅助泵的拆装即可完成试验泵的全特性试验;所述试验台可分为水路系统和气路系统,气路系统在进行气液两相流试验时作为供气系统使用,在进行汽蚀性能试验作为真空系统使用;
所述试验泵和辅助泵通过管路连接,且试验泵和辅助泵均通过管路与水箱连接,构成水路系统的主回路;试验泵的进口管路上设有水路控制阀Ⅳ,从试验泵到辅助泵的方向,试验泵的出口管路上依次设有水路控制阀Ⅹ和水路控制阀Ⅶ;主回路上安装有流量计;
水路系统还包括支路Ⅰ,支路Ⅱ,支路Ⅲ和支路Ⅳ,
支路Ⅰ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泵的两端连接,支路Ⅰ上设有水路控制阀Ⅵ;
支路Ⅳ的两端分别与水路控制阀Ⅶ的两端连接,支路Ⅳ上设有水路控制阀Ⅷ;通过控制水路控制阀Ⅷ可以实现对流量的微调节;
支路Ⅱ的一端设于试验泵和水路控制阀Ⅳ之间,另一端设于水路控制阀Ⅶ和水路控制阀Ⅹ之间;支路Ⅱ上设有水路控制阀Ⅸ;
支路Ⅲ的一端设于水箱和水路控制阀Ⅳ之间,另一端设于试验泵和水路控制阀Ⅹ之间;支路Ⅲ上设有水路控制阀Ⅴ;
试验泵和水路控制阀Ⅳ之间还设有气液混合器;
真空泵和空压机均与气罐连接,气罐与稳压罐连接,气罐与稳压罐之间设有气路控制阀Ⅲ,所述稳压罐与试验泵的出口管路通过支路Ⅴ相连,支路Ⅴ上设置有气路控制阀Ⅰ,稳压罐与气液混合器通过支路Ⅵ相连,支路Ⅵ上设置有气路控制阀Ⅱ。
为了能够满足泵的全特性试验要求,所述辅助泵与试验泵配套使用,辅助泵的扬程、流量为试验泵相应参数的2~4倍;
支路Ⅳ的管径为主回路管径的0.1~0.5倍
所述气罐在进行汽蚀性能试验时可用作真空罐,在气液两相流试验时作为气体储存罐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0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