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及定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0579.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李振峰;杨志平;李昕;杨强;陆军;陆伟;李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赵维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骶骨假体 悬挂式 组配式 固定件 假体主体 促进骨 骨细胞 腰骶髂 左髂 骶骨 关节 融合 重建 申请 恢复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及定制方法,该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包括假体主体、右髂翼固定件、左髂翼固定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可以很快促成骨细胞生成,促进骨融合,恢复骶骨的功能,达到重建腰骶髂关节稳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及定制方法。
背景技术
骶骨是腰椎和骨盆连接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骶骨恶性肿瘤和侵袭性肿瘤病人增多,随着医学技术和科技进步,全骶骨肿瘤切除或分块切除技术已广泛开展,患者生存期延长,骶骨切除后可以旷置和重建,旷置患者和传统钉棒植骨重建患者并发症多。传统重建方式手术时间长、无法完全模仿原有生物力学结构、难以满足人体原始骨盆解剖的生物力学传导、机械支撑力不足、骨质缺损、植骨吸收、钉棒容易发生断裂或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包括:
假体主体,所述假体主体形成有贴合腰椎下终板的第一融合面,所述假体主体中间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轴向延伸至腰椎内部;
右髂翼固定件,所述右髂翼固定件延伸于所述假体主体右侧,所述右髂翼固定件顶部形成有右钩体,所述右钩体勾住右髂翼,所述右髂翼固定件贴合所述右髂翼的侧面形成有第二融合面,所述第二融合面延伸至所述右钩体内表面;
左髂翼固定件,所述左髂翼固定件转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假体主体左侧,所述左髂翼固定件沿左髂翼延伸方向转动,所述左髂翼固定件顶部形成有左钩体,所述左钩体勾住左髂翼,所述左髂翼固定件贴合所述左髂翼的侧面形成有第三融合面,所述第三融合面延伸至所述左钩体内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左髂翼固定件连接于于所述假体主体的一端形成有内套筒,所述假体主体连接于所述左髂翼固定件的一端形成有套住所述内套筒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表面为第一锯齿面,所述左髂翼固定件形成有贴合所述第一锯齿面的第二锯齿面。
更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内套筒轴心处设置有一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左髂翼固定件与所述假体主体。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腰椎下终板为第五腰椎下终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第一融合面直径为所述腰椎下终板直径的2/3。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两个,该两个螺纹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松质骨螺钉与第一锁定接骨螺钉,所述第一松质骨螺钉与第一锁定接骨螺钉轴向平行并且分别延伸并固定于第五腰椎椎体。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假体主体、右髂翼固定件与左髂翼固定件分别针对患者所需大小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第一融合面、第二融合面与第三融合面均为多孔结构,孔隙率为40%~80%,孔隙直径为300~700μm,平均硬度≥260HV104,所述多孔结构为蜂窝状结构。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左钩体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松质骨螺钉孔,所述右钩体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三松质骨螺钉孔,所述第二融合面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锁定接骨螺钉孔,所述第三融合面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三锁定接骨螺钉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悬挂式定制组配式全骶骨假体中,所述第二融合面与第三融合面背面分别形成有腰椎钉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0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适应的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