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氨制冷冷库的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0446.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9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冷高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冷库 改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氨冷库改造方法,所述改造方法包括:对液氨制冷系统中冷库间蒸发器进热氨融霜;关闭调节站中的供液阀门,同时保持压缩机组的运转对冷库间换热器进行抽真空处理;关闭调节站中的回气阀门,在调节站中的供液管道上安装真空泵;开启真空泵直至冷库间换热器表面温度高于0℃;切割调管道,对接中冷液管道并进行焊接;连接清洗泵对冷库间换热器进行循环清洗;开启中冷液供液阀门对冷库进行制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氨制冷冷库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安全及冷链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冷库作为食品低温流通的中枢环节,对于整个冷链的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于大型冷库现有技术中主要使用液氨和氟利昂作为制冷剂进行制冷。
液氨制冷系统一般由制冷机组、氨油分离器、高压储液器、冷凝器、低压循环储液桶、集油器、氨泵和冷风机等组成,虽然液氨制冷效率较高,且运营成本较低,但这种系统管路复杂,操作管理难度大,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同时由于难于实现自动化,系统需要有操作人员24小时值班操作管理。并且存在直接蒸发系统中回油难、液氨容易泄漏的问题,一旦氨气出现泄漏极易出现爆炸事故。由此,出于对安全问题的重点考虑,本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将液氨制冷冷库改造成氟制冷冷库的技术,但是氟制冷系统在建设初期投入成本高,且同样作为直接蒸发系统,氟利昂中需要混合润滑油,当制冷系统室外机连接铜管的垂直高度或总长度增加时,会造成制冷系统严重的回油不畅,从而引起制冷效率的大幅降低,同时导致耗电量的大幅升高。并且,氟利昂制冷剂在出现泄漏时无明显特征,因此在补漏和填充制冷剂上会大幅提高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氟制冷剂面临被限制使用,强制升级的问题,例如至2030年将限制使用R22,需要将制冷剂升级成R404A或更昂贵的制冷剂,这导致改造后的氟制冷系统需要不断改造升级,无形中加大了成本。
由此可见,本领域中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实现安全运行、具有较高制冷效率且大幅降低运营成本的冷库制冷系统,以及如何依据该冷库制冷系统对氨制冷库改造的安全经济的施工改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对液氨制冷冷库进行改造的方法,从而取代液氨制冷剂,避免由液氨泄漏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氨冷库改造方法,所述改造方法包括:
对液氨制冷系统中冷库间蒸发器进热氨融霜;
热氨融霜完成后,关闭调节站中的供液阀门,同时保持压缩机组的运转对冷库间换热器进行抽真空处理;
关闭调节站中的回气阀门,在调节站中的供液管道上安装真空泵;
开启真空泵12~24小时后关闭真空泵12~24小时,随后测量冷库间换热器表面温度,如冷库间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0℃,则再次开启真空泵12~24小时,待关闭真空泵12~24小时后再次测量冷库间换热器表面温度,直至冷库间换热器表面温度高于0℃;
切割调节站中的供液管道,将中冷液供液管道与冷库间换热器供液管道对接,并进行焊接;
切割调节站中的回气管道,将中冷液回液管道与冷库间换热器回气管道对接,并进行焊接;
连接清洗泵,向冷库间换热器管道注入清洗剂,并开启清洗泵对冷库间换热器进行循环清洗;
开启中冷液供液阀门向冷库间换热器注入中冷液,对冷库进行制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冷液为甲酸钾-季戊四醇-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水系载冷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冷液的成分为由质量比30%~45%的甲酸钾、15%~27%的季戊四醇、10%~18%的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0~3%的丙二醇、0~2%脱氢乙酸钠、0~2%山梨酸钾和15%~25%的蒸馏水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冷高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冷高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0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